繡的解釋|繡的意思|“繡”字的基本解釋
“繡”字是“繡”字的俗字,早在戰國時期就已通用。
“繡”字在字典中最早見于宋代學者編的《集韻》工具書上,本來的意思是一塊絲綿,是中國南方一些地方的方言用字。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很晚才有刺繡。刺繡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1975年在陜西寶雞茹家莊發掘了兩座西周時期的墓葬,出土的文物上有絲織的印痕,經鑒定,絲織品上有用“鞭子股”針法繡成的圖案,繡針針腳整齊,技術純熟,朱紅色的底子和石黃色的繡線色彩鮮艷。它的源頭可能在夏商那個時代。那么先秦以來人們用哪個字表示刺繡呢?人們用的是這個“繡”字。由于秀字旁的“繡”和“肅”字旁的“繡”讀音相同,而且都有絞絲旁,所以后來人們就用寫起來簡便的“繡”來代替“繡”。“繡”的本義《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五彩備”,意思是五彩齊備的圖案,不管是針刺出來的,還是畫出來的,都叫繡,后來才漸漸地專指刺繡。
刺繡是一種復雜費事的工藝,衣服上有了刺繡則價值倍增,是豪華的高檔服裝。項羽做天下霸主的時候,有人向他建議把都城建在咸陽,喜歡炫耀的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意思是說,富貴后不回故鄉,好比穿著有刺繡的衣服在夜晚行走,誰知道你穿了刺繡的衣裳呢?結果他把都城建在了彭城,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從項羽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繡衣價值之高。如果官員榮歸故里,那自然就是“衣繡晝行”了。《三國志》中記載說:魏國官員張既到他的家鄉雍州做刺史。曹操感嘆說:“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
五彩具備的刺繡無疑十分華麗,所以“繡”引申出華麗、精美的意思。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乞巧文》中說:“駢四儷六,錦心繡口。”意思是說文章寫得兩兩對仗,文思優美,辭藻華麗。還有像雕繪華美的門戶叫“繡戶”,華麗的房舍叫“繡房”,豪華的宴席稱為“繡筵”等等。我們今天常說的“錦繡河山”、“錦繡前程”,就是繡美華麗的含義的遺存。
華麗的東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給人以美感,故多用于褒義。另一方面,華麗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現象,有其表而無其實,因而也用于貶義。如“繡花枕頭”用來比喻徒有其表而無真才實學的人。又將沒有真功夫的拳術稱為“花拳繡腿”等等,都是用于貶義。
每年春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舉行舞獅子的活動,其中最常見的是“獅子滾繡球”。其實這并不是真正的繡球,真正的繡球是用彩綢或花布縫制的,只有拳頭大小,里面填充了沙子、米糠之類的東西,講究的還在外面繡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所以叫繡球。繡球上還綴有彩帶,便于拋擲。華夏族一般把繡球作為舞蹈用的道具,如《宋史》中提到宮廷中有“拋球樂隊”,拋擲的就是繡球。在壯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繡球則是節日期間的游戲用具,有多種玩法。最常見的是男女各站一排,互相拋接,誰若接不著,則被罰飲酒或唱歌。在對歌會上,姑娘們則把繡球拋向空中,接到繡球的小伙子就成為姑娘的戀人,這里繡球就是愛情的信物。
另外,繡球還是兩種花的名字。一是菊花,另一種花是粉團,又叫八仙花。唐代詩人元稹在《六年春遣懷》詩中說:“童稚癡狂撩亂走,繡球花仗滿堂前。”其中的“繡球”就是指“八仙花”。
上一篇:紳的解釋|紳的意思|“紳”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臉的解釋|臉的意思|“臉”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