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杏花》詠杏花詩鑒賞
吳融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
輕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
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上酒樓。
這首七律是詩人的又一首詠杏花詩。前面已鑒賞了詩人的一首五言六句詩。兩首詩相比較,前者惜花之情深,后者賞花之趣濃,都不失為詠杏花詩中的佳作。
這首詩分為兩層,前六句為第一層,重在寫景。詩的首聯“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兩句邊對杏花作描述,邊加以評論。第一句用擬人手法把杏花畫成了一個美貌嬌羞的少女。“粉薄紅輕”是杏花的本色,而“掩斂羞”是人的情態,二者巧妙地融為一體,天衣無縫。第二句是對前句中杏花景致的評論。杏花正是以“粉薄紅輕”之嬌而獨占群芳,因而她也盡得花中風流情韻。這兩句,一述一評,相得益彰,恰到好處。頷聯“輕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兩句是抒寫詩人對杏花花姿和心態的認識與領悟。前句說杏花花枝的輕柔并非是她因迷醉于春風所致,而是她天生就有的裊娜風姿。后一句詩人對杏花心態進行了闡發:她一樹萬蕊,似乎凝滯無聲,但是她的內心也是有情感的,她也有韶華苦短的嘆惜,也有“春淺香寒蝶未游”(吳融《途中見杏花》)的憂傷。頸聯“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兩句又以擬人的手法進一步表現杏花的動人姿色。前句猶如一幅寧靜的風景畫:一株紅杏獨立于水邊,形影相映,仿佛是在自鑒自賞,這形象真如一位婷婷玉立的嬌羞淑女。后一句又描寫墻內的杏花也抑制不住自己,竟將嬌艷的芳枝伸出墻外,向過往的行人傾述春情。詩人對紅杏出墻的景象最為欣賞。在另一首題為《途中見杏。花》的詩中,詩人頭一句就詠出“一枝紅艷出墻頭”的動人情景。宋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名句,大概就是受了詩人吳融的啟示而詠出的吧。尾聯“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上酒樓”兩句述說了詩人被杏花的景色所迷醉,白日里徘徊于杏花前不忍離去,到了夜晚更要持酒登樓在月下賞花,為杏花而暢飲長吟! 詩人的賞花之趣可謂濃矣!
全詩內容豐富,刻畫生動,運用擬人的描寫,神韻,情韻兼備,確為詠杏花詩中的上品。
上一篇:吳融《杏花》詠杏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禹偁《詠杏花》詠杏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