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桃源憶故人賦桃花》詠桃花詩鑒賞
史達祖
明霞烘透春機杼,春在明霞多處。我是有詩漁父,一夢秦天古。
柳枝巷陌深朱戶,墻外風流一樹。十五年來凝 ,彈盡胭脂雨。
古人常借助桃花盛開的絢麗景色,表現春天的和暖與生機?!皾M樹和嬌爛熳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唐代吳融詩),“爭開不待葉,密綴欲無條”(蘇軾詩),這類精美的詠桃佳句不勝枚舉。史達祖這首詠桃花詞的開頭一句,從溫庭筠的“文君織得春機紅”化出,寫春天的紅火,更是淋漓盡至:片片桃林象絢麗的云霞,這滿天的云霞象天機織就的錦緞一樣光彩奪目。“烘透”二字,著色又暖又濃,對春的畫面施以重彩。第二句又拈出“春”字反復渲染:春天在哪里,就在桃花最茂盛的地方。這里寄托了詞人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唐周樸詩)然而,詞人深切地感到,現實中這樣明媚的春光,跟自己并無緣分。他所向往的,只能是陶淵明筆下武陵漁人的幸運,“尋得桃源好避秦”!(宋謝枋得詩)他幻想著能夠逃脫世間的爭斗、憂患與沉浮,過上“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如此,一個“夢”字便成了詞眼,它蘊含著多少人世間的辛酸煩惱!回首開篇,更使人體味到了紅火中的冷清,超脫中的凄苦。
詞的下片,是換了一個角度,拋開萬紫千紅,單寫孤樹一株。這一樹桃花,遠離群芳,在柳枝巷陌深處,又是在朱漆大門墻外,正是“桃花一簇開無主”(杜甫詩),雖是滿樹風流,也遮掩不住孤寂之情?!皦ν怙L流一樹”,有人認為是從博陵崔護的人面桃花詩引出,那自然應當理解為寄托艷情之詞。但我以為,這似乎只是詞人自喻,借以抒發不受知遇之慨罷了。上下片在意念上是緊密相關的,詞人之所以要“一夢秦天古”,這恐怕也是一個原因吧? 而結尾兩句,更十分明朗地道出了詞人深切的苦楚?!笆迥陙砟齺小保匀藬M樹,以樹喻人,極言時日之久長?!皬棻M胭脂雨”,是把落英喻作淚雨?!半僦辍奔醇t雨。杜甫的“林花著雨燕脂落”(《曲江對雨》),劉禹錫的“搖動繁英墜紅雨”(《百舌吟》),宋劉敞的“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墮窗紗”,(《桃花》),寫的都是這種“胭脂雨”。文人失意,同氣相求,這朱門墻外一樹香,只能落得個風流自賞淚如傾的悲涼結局,足為三嘆。
上一篇:劉次莊《敷淺原見桃花》詠桃花詩賞析
下一篇:楊載《碧桃》詠桃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