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卜算子·茉莉》詠茉莉花詩鑒賞
劉克莊
老圃獻花來,異域移根至。相對炎官火繖中,便有清涼意。
淡薄古梳妝,嫻雅仙標致。欲起涪翁再品花,壓了山礬弟。
這是一首詠茉莉的詞。
茉莉,據晉朝嵇含《南方草木狀》上記載:“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于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劉克莊是福建人,對這些自然很熟,詞的上片便是根據這些特點敷演鋪陳的:老花匠獻上來的茉莉花,是從異國的土地上移植而來的,花氣清香襲人,在這象火傘一般的太陽籠罩著的盛夏季節,聞一聞這花香,便有一種清爽的涼意。“炎官”,火神,“繖”音san,即“傘”的本字。這四句句句是客觀的寫實,但是對花的贊美已盡在其中了。也許是因為茉莉花產自異國所帶來的奇特色彩,也許是因為它的香氣襲人和消暑祛熱的功能、脾性,所以劉克莊對茉莉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和嗜愛,除了這首專題吟詠外,在詞中還常常提到,如“素馨茉莉,向炎天、別有一般標致”(《念奴嬌·居厚弟生日》),“冰盤荔子堪嘗,膽瓶茉莉尤香”(《清平樂·居厚弟生日》)等,這也可以為本詞作注腳。
詠物之詞切忌粘著,要講究“不離不即”(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評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語),也就是說既要不離開所詠之物,又不能過于鑿實,免得運不開筆鋒,蕩不開文意。劉克莊不愧是行家里手,當上片的鋪敘筆意一足,在下片的過片處便有了變化:“淡薄古梳妝,嫻雅仙標致,”既承既轉,亦實亦虛,頓使平實之筆有了波瀾。“淡薄”是從茉莉花的顏色而來,茉莉花色白,這是寫實;但加上“古梳妝”、“嫻雅仙標致”,則又是將它擬人化:好似一位素妝淡抹、嫻雅淑靜的仙子飄臨人世,這才點出了全詞的底蘊,這種幽雅素樸的格調、迥出凡俗的韻致不正是詞人在藝術審美和道德審美中所執著追求的最高境界嗎?明乎此,才能理解茉莉花為詞人所鐘愛的最根本原因。結尾兩句則又作余波:“欲起涪翁再品花,壓了山礬弟”。涪翁是黃庭堅,“起”即“起死回生”之“起”,山礬,與茉莉相似,常綠灌木,春季開小白花,極香。黃庭堅在《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中說“山礬是弟梅是兄”。劉克莊的意思是說若將茉莉同梅、水仙、山礬相較,不但與它們可成為兄弟行,而且還要超出山礬花。這是在比較中補足前二句之意,是詞家以賓陪主、以葉襯花的筆法,使所詠之意更加飽滿酣暢。
詞之初興時,多直接抒情,詠物之作百不一見,至北宋末入南宋,作者漸伙,劉克莊的《后村長短句》中僅詠花詞便有二、三十首之多。這首詠茉莉的詞雖入不了上品之選,但也有它的長處。詞的上片寫茉莉,下片借物抒情,又以典故烘托、陪襯(如上片“相對”一句用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赫赫炎官張火傘”)而又不使人覺,使詞的內涵也就更為豐厚了。
上一篇:劉克莊《末利》詠茉莉花詩賞析
下一篇:姜夔《好事近賦茉莉》詠茉莉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