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疏影西山探梅》詠梅花詩鑒賞
周介福
春光裊娜,趁昨夜雨晴,翠微重過。料得苔枝,連日東風,未怕禪關深鎖。轉(zhuǎn)恰竹外橫斜影,擔不起、萬千繁朵。倩林禽、護惜寒芳,休任蝶殘蜂涴。似爾冰肌玉骨,向空山托足,清瘦如我; 我已年來、消解塵緣,頗愛煙霞清課。相逢未敢參禪悅,怕鼻戒、 聞香先破。 聽夕陽、檻外鐘魚, 幾片冷云敲墮。
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脈,地處北京市西郊,眾山連亙,風景秀麗,其中著名者有翠微山、香山等。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詞人懷著適宜的心情重上西山探梅,留下了這首詠梅詞。
“春光裊娜,趁昨夜雨晴,翠微重過?!痹~的起首三句,先交代了探梅的時間,一個“重”字,說明是再次尋訪。也許,在這以前詞人曾不止一次登山探梅,然而冰封雪欺,禪門常扃,花信杳然。昨宵一場春雨隨風入夜,潤物無聲,早上醒來又恰是雨過天晴,春風駘蕩,于是詞人興致沖沖重來翠微山上,探視久違的梅花。尚未及相見,一路之上,詞人的一顆心早已為梅花所占據(jù)了。詞人設想著,盡管山中佛寺幽邃,院門深鎖,但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經(jīng)過春風的吹拂,春雨的浸潤,梅花定是萬朵攢云,千枝堆雪了。然而轉(zhuǎn)念又一想,如此繁盛的花朵,那清瘦的梅枝豈能禁受得起?這倒要叫惜花的詞人左右為難了。接著詞人再生妙想:請那林中的鳥兒悉心守護這報春的花朵,勿使粉蝶黃蜂這些“花小人”污損了她的芳姿。其實,這也和擔心梅枝禁不起繁花一樣,不過是多余的憂慮,而這一切又都是出自對梅花的癡情和愛心。以上一路寫來,環(huán)環(huán)緊扣,生動展現(xiàn)了詞人對梅花的關切心理。
詞的下片由物及人,由賦花轉(zhuǎn)為抒情,表達出詞人超塵絕俗的淡泊之志。“清瘦如我”一句,巧妙地把“梅”和“我”連接在一起,明寫梅如我之清瘦,暗寫我之清瘦如梅,用意深厚,耐人尋味。梅花托足空山,而我這一向也參禪悟道,吟賞煙霞,俗念漸消,“我”和“梅”之間因此便有了相通之處,這大概就是詞人所以來到西山探梅的主要原因吧。西山多佛寺,正是遠遁塵囂的清凈之域?!拔乙涯陙怼眱删?,可以說是詞人鄙棄世俗的心態(tài)的自我剖白,但這并不等于說詞人果真要遁入空門了。此種筆法,切勿看得過死?!跋喾晡锤覅⒍U悅,怕鼻戒、聞香先破”兩句,仍以禪語出之,實是用側(cè)筆贊梅。山中相逢,梅花那仙姿逸韻、撲鼻幽香,足以使人情移魂銷,甚至看一看、聞一聞,便會情不由衷地破了佛門清規(guī),欲念頓生。這真是對梅花的絕好贊賞。結(jié)尾兩句由嗅覺轉(zhuǎn)寫聽覺,采用了“篇終接渾?!钡墓P法。木魚聲聲,古鐘陣陣,那山,那寺,那花,那人,都籠罩在一片蒼茫的暮色之中了,全曲就在這鐘魚聲中打上了最后一個休止符。
這首詞以探梅為題,沒有去直接描述梅花的姿容形貌,而是重在抒情,揭示了探梅時的一系列心理活動。詞的下片措語頗具禪意,更平添了詞句的韻味和魅力。
上一篇:律然《落梅》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蔡鴻燮《一萼紅探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