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李徑》詠李花詩鑒賞
陸希聲
一徑秾芳萬蕊攢,風吹雨打未摧殘。
憐君盡向高枝發(fā),應為行人要整冠。
這是一首詠李花的七言絕句,堪稱是一首李花的贊歌。
全詩分為兩層。前兩句為第一層,詩人描繪了李花怒放時的繁盛景象,贊美了她的頑強生命力。首句“一徑秾芳萬蕊攢”描繪出小路上一片李花盛開的艷麗景象。“秾芳”二字正有繁盛之意,又著“萬蕊攢”三字進一步渲染。其中“攢”字用得最見工力,它既表現(xiàn)了萬千花蕊相互簇擁的景象,又展現(xiàn)出她們的勃勃生機。第二句“風吹雨打未摧殘”承接的描寫進一步夸贊李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雖經風吹雨打,但她們仍然未見衰殘,依舊開得那樣旺盛。此句與前句有著內在的因果關系,同時也是前句內蘊意義的闡發(fā)。為什么李花具有這樣頑強的生命力,經“風吹雨打”而仍“未摧殘”呢?其原因就在于她“秾”——繁盛,她“攢”——凝聚、團結、生機勃勃。
三四兩句為第二層。詩人筆鋒一轉,把對李花頑強生命力的贊頌轉為對其高尚品質的發(fā)掘。“憐君更向高枝發(fā)”;“憐”者,愛也。詩人為何愛她們“盡向高枝發(fā)”呢?是欣賞她們追逐虛榮,競攀高位嗎?是她們爭奪利益,搶占春暉嗎?兩者都不是。那又是什么呢?詩人在尾句中做了揭示——“應為行人要整冠”。詩人是在贊揚李花與人方便的高尚行為。古語云:“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瓜田納履,李下整冠會引出偷竊之嫌的。李花盡發(fā)高枝,就是怕人們行走其下而擔嫌疑。詩人從李發(fā)爭發(fā)高枝的自然景觀中引發(fā)出仁人君子之德。讀到這里,一幅具有高尚的人格美的艷麗的李花群芳圖已經展示在我們面前。她似乎也在向我們啟示著人生的真諦:人活在世上應當積極、向上、團結、熱情,既有不畏艱難困苦的頑強生命力,又有美好崇高的品格。
這首詠花詩沒有濃墨重彩的描繪,卻展現(xiàn)了李花萬蕊爭發(fā)的爛漫神韻,更值得賞吟的是詩人對美好道德情操的憧憬,給了全詩以崇高的意境升華。
上一篇:呂溫《道州城北樓觀李花》詠李花詩賞析
下一篇:司馬光《李花》詠李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