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花·金燈花》詠金燈花詩鑒賞
盧殷
疏莖秋擢翠,幽艷夕添紅。
有月長燈在,無煙燼火同。
香濃初受露,勢痺不知風。
應笑金臺上,先隨曉漏終。
此詩錄自《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卷五。盧殷系唐順宗永貞前后人,曾為登封尉。《全唐詩》載其詩十三首。這首詠金燈花詩首聯(lián)“疏莖秋擢翠,幽艷夕添紅”寫出了金燈花的特點,秋天,疏朗的花莖在翠綠的葉中擢出,那幽深的紅色為大地增添了艷彩,遠遠看去,令人頓生遐思?!坝性聼糸L在,無煙燼火同”,它多么象一盞長明燈,但長明燈于明月之下似顯多余,而金燈花卻依然挺立,說它象燈,但卻又沒有燈的火煙,好象是火燒之后不再飄煙的燼火一樣。這一聯(lián)用的比喻,想象之詞都是巧借金燈花其形、其色設(shè)構(gòu),自然、生動、形象。平空增添了不少情趣。似燈而非燈,非燈又似燈,似火而非火,非火而又似火。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大有撲朔迷離之意。接著“香濃初受露,勢痺不知風”一聯(lián)寫當清露初沾也正是其香正濃之時,而由于它所處地勢低洼,又不受秋風的侵襲。這是就金燈花同外界物候相關(guān)的露、風來刻劃它的特點。結(jié)末“應笑金臺上,先隨曉漏終。”一聯(lián)是以生活實際中的金臺上的燈,夜間明而破曉時滅來襯托金燈花永檠高燈不滅。這“笑”字頗有點戲謔之意,同上面的“有月長燈在”相呼應。總之,這首詩抓住了金燈花特點,寫得輕松、自然、活潑。而且對仗也工巧,卻又形似神出,可見其文筆之工力。
上一篇:趙拤《次韻郁李花》詠郁李花詩賞析
下一篇:薛濤《金燈花》詠金燈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