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紫薇》詠紫薇詩鑒賞
劉克莊
風標雅合對詞臣,映硯窺窗伴演綸。
忽發一枝深谷里,似知茅屋有詩人。
紫薇花又名百日紅、滿堂紅,古時多栽于皇宮、官邸以象征長久旺盛。劉克莊這首詠紫薇花的詩第一句就說“風標雅合對詞臣,映硯窺窗伴演綸”所寫,就是指這一點。詞臣即掌管朝廷制誥、詔令撰述的官員。演論,指撰寫朝廷的誥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有《紫薇花》詩說:“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它又有一首《見紫薇花憶微之》說:“一叢暗淡將何比,淺碧籠裙襯紫巾。除卻微之見應愛,人間少有別花人。”可見白居易對紫薇花頗為喜愛。據《唐書·百官志》載:“開元元年,改中書省曰紫薇省、中書令曰紫薇令。”所以劉克莊詩說“風標雅合對詞臣”正是就中書省署所栽種的紫薇花其風雅標格正與掌管文翰大臣相合,映硯是說紫薇樹輝映硯,而“窺”則將紫薇花擬人化,似有情意注目文臣所撰寫的案卷。這兩句意謂紫薇花本系宮廷中翰林院、中書省詞臣所鐘愛之樹,紫薇花的風雅標格與他們也是相吻合。“忽發一枝深谷里”意謂突然在山野深谷而不是朝廷中書省署中見到了一枝紫薇花,真令人意外。“似知茅屋有詩人”,紫薇花好象也知道這茅屋之中住著詩人,看來是詩人的知音。劉克莊這首詠紫薇花的詩,不注重紫薇花的花期長、花色美,僅就其系宮廷樹、官樣花一點著筆,突出了紫薇花是詩人詞臣的知音這一點。詩寫得情趣盎然。就以白居易所寫與劉克莊所寫比較而言,雖一為唐詩,一為宋詩,倘若不標明作者,很難辨別出哪是唐人哪是宋人所作。雖然通常說來,唐詩以情韻取勝,宋詩以文理見長,但就具體詩人而言又很難遽然判別。僅就白、劉之作而論,劉作之情韻絕不次于白作,看來論爭唐、宋詩之別不能僅以唐人與宋人而定,唐宋詩之別實際是詩的風韻之別。
上一篇:楊萬里《凝露堂前紫薇花兩株,每自五月盛開九月乃衰》詠紫薇詩賞析
下一篇:楊慎《百日紅》詠紫薇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