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把癌癥當作朋友
人是很容易被病痛擊倒的,在面臨重大災難時,必須要學會調整心態,心亂了,生活就亂了套。耳聞目睹過一些患了絕癥的人,竟然做起了義工,這樣的愛心行動,讓他們的生命重新煥發了生機。
癌癥只是一種慢性病
當癌癥降臨到一個人頭上時,這個人會像迷路的孩子一樣,感到惶恐不安,四處去尋找能夠幫助他(她)找到出路的人。
老劉是我的一個釣友,同為釣魚愛好者,我們的相識也是從河邊開始的。老劉長得面相兇惡,其實性格很溫和。這樣的巨大反差,讓老劉顯得非常有趣。有一段時間,老劉忙著替兒子裝修婚房,很少能在河邊再看到他的身影。長時間釣不到魚,感覺百無聊賴時,我會常常想起老劉。
老劉的兒子結婚后,依然看不到他的身影。一打聽,原來老劉竟然得了腦瘤。腦瘤在人們的印象里是要人命的病,料想老劉時日不多,內心一陣悲戚,有了兔死狐悲之感。聽說老劉去了北京治療,我暗自祈禱,老劉能夠擺脫癌癥的魔爪。
一年后,秋季的一個周末。我提著魚竿來到河邊釣魚。猛然間看到河岸的不遠處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竟然是老劉。看到我愣在那里,老劉笑了:“我從鬼門關里回來了。”我由衷地替老劉高興。他邊釣魚邊和我聊與癌癥抗爭的經歷。
剛被查出腦袋里長瘤時,老劉差點被嚇死,不知如何是好?他迫切期望別人為他指點迷津。一位與癌癥抗爭多年的病友說:“癌癥只是一種慢性病。它不容易治愈,但也并不是毫無希望。得了癌的病人有兩類,一類是樂觀派,一類是憂慮派。畏難發愁,不利于癌癥的治療;而能夠與癌癥打個平手,甚至戰勝癌癥的人,多數都是那些樂觀者,該治療治療,該吃飯吃飯,該鍛煉鍛煉,不迷信偏方,不過度治療。端正心態,做好與癌癥打持久戰的準備。心態平和了,才能夠冷靜地與癌癥周旋抗爭。”病友的話,讓老劉緊張的身心放松下來,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手術后康復良好。
老劉之所以在基本康復后,再次拿起釣竿,也是受到病友們的啟發。病友們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和愛好,有的選擇跳舞療法,有的選擇音樂療法,有的選擇旅游療法,老劉選擇的是釣魚療法和太極拳療法。以往看到患過重病的人,都是面色陰暗無光的,而老劉臉上蕩漾著的笑容,讓人無法相信他是一個大病初愈者。
老劉告訴我,他之所以能夠戰勝癌癥,是因為他沒有封閉自己,而是積極地和病友們交流對付癌癥的經驗和辦法。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群策群力,在一起商討,就有可能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這就需要慢慢地去摸索。有些經驗是通用的,有些方法,可能只對個別人有效。經過交流,大家都感覺身體有了治愈的希望。
讓我想不到的是,老劉和一些病友都是義工。他說,與其待在家里,獨自品嘗患病的痛苦,不如走出來,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在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那份快樂和滿足,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上一篇:男人的病多是作出來的
下一篇: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