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為何難以成為自己期望的樣子
此時此刻,看到這本書,看到這一頁,你應該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清空腦海中的所有想法,問問自己:我活成自己所期望的樣子了嗎?聽起來,變成自己所期望的樣子非常美妙,遺憾的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對于自己的期望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愿意費心勞力地去改變,更沒有足夠的力量推動自己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為此,我們很難成為自己所期望的樣子,甚至還會距離自己所期望的樣子漸行漸遠。那么,你還能忍受自己多久呢?如果你很清楚自己不能繼續忍耐,不能面對無法讓自己滿意的自己,那么你必須當機立斷開始改變。
眾所周知,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很多人都夢想著做出改變,但是他們從未有的放矢地獲得成功,就是因為習慣在發生作用。要想讓改變當即發生,我們就要積極地投入改變之中,展開實際行動進行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改變。否則,始終讓改變停留在空想狀態,改變根本不可能出現。
要想改變行為習慣,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而在做出積極的改變之后,如果我們不能把這種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下來,使其成為理所當然的行為,那么暫時的改變就毫無意義。對于青少年而言,這一點更難做到。這是因為青少年對于自己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往往不能合理約束和管控自己。為此,青少年要想變成自己所期望的樣子,除了要積極主動進行改變之外,還可以尋求外部的約束和管理力量,諸如讓父母監督自己,樹立榜樣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改變很難,堅持改變則是難上加難的事情,要想讓改變始終保持下去,就一定要付出全方位的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改變是大動作,有些改變則看似微不足道。作為青少年,做出任何改變都應該是積極的,而且要對于生活質量的提升有意義。當然,不要總是不屑于做出小的改變,很多時候,小小的改變就能給人生帶來轉折,也只有習慣進行和堅持小的改變,我們才能不斷地增強自控力,讓自己未來在面對重大的改變時也能一如既往堅持下去。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切勿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也不要希望能夠在一天的時間里就建成羅馬城。尤其是對于青少年而言,成長和進步都是緩慢的過程,一定要有的放矢,戒驕戒躁,也要擺脫急功近利的心,這樣才能始終一往無前,堅持不懈。
具體而言,改變之所以很難進行,是有根本原因的。
第一點,我們始終如同鴕鳥一樣把頭埋藏在沙土里,以為這樣就能保護好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的整個身體都露在外面,暴露在危險之中,與其這樣自欺欺人,還不如把頭從沙土里抬起來,這樣至少可以看到危險,也能夠及時應對。勇敢面對和接受自己真的需要改變,這是最重要的,否則我們就會自欺欺人,最終導致在不得不面對危險的時候驚慌失措,無法應對。
第二點,我們要意識到慣性行為的強大力量。很多人對于習慣的力量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一個好習慣或者壞習慣么,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最可怕的不是我們能夠意識到存在的習慣,而是那些我們無法意識到存在的習慣。在習慣的慣性作用下,我們不知不覺間做出選擇和決定,展開行為。這就像是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了,可以積極改正,反之一個人如果壓根不知道自己犯錯,又怎么會主動改正呢!為此,不要總是對習慣不以為然。對于好習慣,我們當然要繼續維持下去,而對于糟糕的習慣,我們必須立即改變,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壞習慣對于我們的負面影響。
第三點,當需要改變的時候,要知道如何改變。很多年幼的孩子在被父母指出犯錯之后,總是一臉茫然和無助,這是因為此時此刻他們雖然在父母的提醒下知道自己犯錯了,但是卻壓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犯錯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改正錯誤。明智的父母會在為孩子指出錯誤的時候,告訴孩子如何改正。同樣的道理,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于自身的很多錯誤未必有清醒的認知,也未必能夠及時改正,為此可以尋求幫助,讓父母告訴自己怎么做才是對的,在此基礎上再督促自己積極地改掉錯誤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這當然是有助于孩子成長和進步的。
其實,改變并非我們所想象得那么艱難,也不是無法開始的。只要我們從心底里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也能夠積極地當機立斷開展行動。我們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我們的未來就會變得更加璀璨。當然,改變不要拖延,而是要從當下這一刻開始做起,這樣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還需要記住的是,除非我們心甘情愿改變,否則沒有任何人能夠強迫我們改變。為此,從內心認識到改變的必要性,也愿意做出改變,這是實現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上一篇:青少年不成功到底為什么
下一篇:青少年要把自制力用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