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
心存憐憫,不圖回報

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13歲開始計算機編程設計,18歲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后從哈佛退學,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微軟公司,是微軟公司創始人,著名的企業家、軟件工程師和慈善家,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作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慈善事業。1999年,蓋茨和他的妻子將威廉·H·蓋茨基金會更名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并表示該基金會的宗旨是減少全球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他還在遺囑中宣布,將拿出98%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并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是當之無愧的慈善家。
哈佛精英檔案
從世界首富到全球慈善家
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是美國西雅圖市人,出生于一個上等家庭。他的父親叫威廉·亨利·蓋茨,是當地的著名律師,過世的母親瑪麗·蓋茨是華盛頓大學董事、銀行系統的董事以及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的主席,而他的外祖父J.W.麥克斯韋爾擔任過國家銀行行長。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比爾和兩個姐姐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SAT標準化測試中得分1590(滿分1600),但他的學習成績并不怎么樣。雖然蓋茨的記憶力很好,但他卻有不少“臭毛病”:經常逃課,不愛洗澡……
就是在哈佛的這段時間,蓋茨為第一臺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1975年2月1日,蓋茨和艾倫編寫出了可在Altair 8800上運行的程序,出售給MITS的價格為3000美元,但相應版稅卻高達18萬美元。
此時的比爾·蓋茨對事業的追求十分強烈。1976年11月26日,他和艾倫正式注冊了“微軟”商標,并于次年從哈佛大學輟學,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市。
在那兒,他找到了一份為羅伯茨編寫程序的工作,工資標準是每小時10美元。因為MITS的總部位于阿爾伯克基,蓋茨就把微軟總部設在此地。
經過多年的發展,微軟越做越大,勢頭也越來越好,39歲的蓋茨也終于在1995年榮登《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榜首,個人財富為129億美元。
不同于很多視金錢為畢生追求的富豪,比爾·蓋茨對財富并沒有太大的欲望。他曾說:“大家知道,很多人希望把他們積累的財富留給下一代,這樣做當然合情合理,無可厚非。但對我個人而言,如果我能把自己有幸掌管的巨額財富回饋社會,用到重要的事業上,如科技、教育、醫學研究、社會服務及其他領域,這更利于社會,也更利于我的孩子。”
比爾·蓋茨有三個理想:第一是讓每個人都有一臺電腦,都用上WINDOWS系統;第二是消滅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醫療機會;第三條則是讓窮人用上清潔、經濟的電,解決日益嚴峻的能源問題。
就是本著這樣一顆簡單的愛心,比爾·蓋茨創辦了威廉·H·蓋茨基金會,并與妻子梅琳達一起將其更名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并為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提供幫助。
知名企業家常有,慈善家卻不常有,比爾·蓋茨最應被記住的,也許是慈善家這個稱號。
上一篇:布什的原則
下一篇:愛的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