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馬大哈
——根治孩子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
我們都知道,對于孩子來說,細心是一種很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我們需要從小培養,進而幫助他們形成一種自制力。有自制力的孩子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能專心致志,這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素質之一,而馬虎是細心的天敵,孩子在出生后,我們就要盡可能地加以引導,正確地引導孩子凡事細心的品質。
不過,孩子粗心大概是很多父母頭疼的普遍問題之一。孩子粗心的形成受眾多因素影響,其中有氣質因素,有些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性較差,而注意力又容易受干擾;也有知覺習慣的因素,對知覺對象的反映不完整、分辨不精細;還有興趣的因素,對感興趣的事情比較仔細,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馬馬虎虎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家長沒有運用正確的教養方式,拿學習來說,一些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對孩子的學習大包大攬,做作業似乎成了自己的事。孩子的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養成了,孩子從此會對自己的作業毫不負責。等到了高年級,家長突然放手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作業差得讓人揪心。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會低下,離了大人就不會學習。最令人傷腦筋的是粗心會變成一種行為方式,演變成凡事都冒冒失失、粗枝大葉,成為真正的“馬大哈”。粗心的孩子往往是動手快于動腦,事先缺乏仔細的觀察和全面的思考。這一情況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會有所改善。但對已經形成粗心習慣的孩子,則要對他他們進行耐心的、細致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新的知覺、思維和行為的模式。
糾正孩子馬虎、粗心,是一件細致的、艱難的、經常反復的工作,需要家長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責罵。因為被罵的情緒緊張、興致全無的孩子只會變得更加粗心。
1.從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做起
孩子的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責任心所致。一個有很強責任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糾正孩子馬虎粗心的習慣,要從責任心的培養做起。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
家長們應少一些包辦、少一些關照、少一些提醒,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多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家長要狠得下心來,讓孩子吃苦頭、受懲罰。
比如,上學前讓孩子自己整理該拿的東西,如果他忘了,你也不要給他主動送去,而要讓他受批評、受教育。再比如,孩子外出之前,讓孩子自己準備外出所帶的食品和衣物。家長只做適當的提醒和指導,不要大包大攬,也不要強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等他少帶了食品,少帶了衣物,或落下別的什么東西,在外吃了苦頭的時候,他自然會吸取教訓,責任心自然而然會加強。等下一次外出的時候,肯定不會粗心,肯定不會丟三落四了。
2.從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的房里一團糟,鞋子東一只西一只,他的作業往往字跡潦草、頁面不整,做事丟三落四、憑興致所至,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表現出典型的馬虎粗心的特點。因此,從生活中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減少孩子的馬虎粗心。
常用方法是:讓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櫥、抽屜和房間,培養孩子仔細、有條理的習慣;讓孩子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復習進度表,培養孩子有計劃、有順序的習慣。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來改變他的個性。天長日久,孩子的馬虎粗心就會漸漸減少。
3.培養孩子集中精力學習的好習慣
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干擾,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童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壞習慣。有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后,總是先打開電視,然后邊看邊寫作業,或者耳朵上戴著耳機,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兒,一邊做習題。試想,這樣怎么能聚精會神呢?
4.培養孩子認真的習慣
有些孩子馬虎是和性格分不開的,一般來說,馬虎粗心的孩子開朗、心寬、不計較。這是他們性格中的優點應該加以肯定、保護,但性格外向的孩子更易患馬虎大意的毛病。所以,更需要家長在性格上多加培養,引導他們遇事認真、謹慎。
認真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如果對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草草出兵,草草收兵,必然做不好。然而認真、不馬虎是一種習慣,要孩子克服馬虎的毛病,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光靠說教不行,要靠平日里的習慣培養,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把認真當成一種習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挑得起未來獨自生活的擔子!
上一篇:我就不喜歡這個——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
下一篇:戒驕戒躁,生活才能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