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更要“巧干”
《射雕英雄傳》里的黃蓉是一個調皮又聰明的小姑娘,有一次她被一只巨大的海蚌夾住了腳,無論怎么用力都無法將海蚌掰開。黃蓉在一番折騰之后又氣又惱,這時她忽然想到海蚌最怕的是沙子,于是就抓起一把細沙放到了蚌殼里面,海蚌立刻就松開蚌殼,放開了黃蓉。
如果黃蓉只是用蠻力掰海蚌的話,也不是不能將海蚌掰開,只不過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力氣,搞不好還會“激怒”海蚌而夾傷她,而將細沙放入蚌殼,使得眼前的困難以一種更加輕松、便捷的方式被解決,省下了不少的精力不說,還會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展示,這就是用“巧勁兒”的好處。
在工作中,我們也要會用“巧勁兒”,就是巧干。巧干是一種分析判斷、靈活應對的能力。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巧干都是快速取得工作成績的重要方法。懂得巧干的人工作時會更加輕松、更有成效,更能獲得競爭優勢,贏得更多的勝利和機會。
其實,巧干并非完全否定了苦干。苦干也是做事情的必要方式之一,可以說,一件事情需要三分苦干加七分巧干才能完美。在工作中,學會將“苦”與“巧”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各自的神奇作用——“苦”在賣力,“巧”在靈活地轉換新思路。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一個瞬間的頭腦風暴也許就會使企業的流程優化、生產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俗話說:“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巧干能夠以自身微弱的力量去完成巨大的工作任務,創造令人驚嘆的業績,這種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正是現代職場人士最歡迎的。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已經脫離了單純地依靠體力謀求發展的階段,智力在推動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其對工作方法的巧妙改進所產生的價值也越來越大。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職場,一個人成功與否越來越取決于其本身的智力水平和由此而派生的巧干的能力。
張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師,在給一名客戶裝修房子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這所房子需要安裝一根新電線,總共只有十幾米長卻要通過轉了4個彎的管道,并且管道是砌在墻里的,只有2厘米的直徑。
張威和同事們想盡了各種方法:一開始是硬塞,但電線在轉第二個彎的時候卡住了,怎么也過不去,張威費了半天勁兒也沒解決這個問題,只好另想辦法。一名同事提出把墻鑿開,將管子拿出來,裝好電線后再放進去,但這種做法不但增加了工程量,還給房子的墻面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張威不同意這樣做,可裝修工期非常緊迫,老板幾次催促張威快點完工。張威看著那個直徑才2厘米的管道,一時一籌莫展。
一天,張威在一本科學雜志上看到一篇介紹老鼠的文章,提到老鼠善于鉆洞,而且能夠通過比自己身體小得多的洞。這時,張威靈機一動,想到何不在一只老鼠身上綁上電線,讓其拖著電線穿過管道呢?說干就干,張威立刻買來一公一母兩只老鼠。
一切就緒之后,張威將電線綁在公鼠身上,把母鼠放到管道的另一頭,并讓母鼠發出叫聲,公鼠聽到母鼠的聲音后,立刻拖著電線穿過了有4個彎的管道,僅用了不到5分鐘,電線全部放到了管道里面。同事們看到張威用這樣不可思議的辦法解決了問題,都朝張威豎起了大拇指。
原本一個可能要耗費很大精力的工程,張威卻用兩只老鼠巧妙地解決了問題,沒有增加工程量,也沒有破壞墻壁,而且所用時間不到5分鐘,這種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再次表明了“巧干”的好處。
要想巧干就要多動腦,做到三思而后行。巧干是與蠻干相對應的。蠻干是不動腦只憑“力氣”干活兒的一種表現;而巧干則恰恰相反,巧干的顯著表現就是多動腦,用“智慧”干活兒。要想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巧妙辦法,多思考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介意多用些時間,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旦找到好的辦法,其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要遠勝過簡單的“苦干”。
巧干的方法之一就是要發揮個人的長處,將困難的問題引入我們擅長的領域內解決,從我們最熟悉的做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靈巧辦法,這樣不但能有效解決問題,還能彰顯我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過人的應變能力。
巧干的另一種重要方法是善于把握時機。歌德曾說:“善于捕捉機會者為俊杰。”對機會的適時把握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成功,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這也正是巧干的表現。只要我們能抓住事物的關鍵點,把握時機,就可利用其所形成的杠桿作用,將收益放大,將“成本”縮小,達到一個非常精妙的巧干效果。
在工作中,學會將“苦”與“巧”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各自的神奇作用——“苦”在賣力,“巧”在靈活地轉換新思路。
上一篇:“得過且過”要不得
下一篇:“魔鬼在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