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孩子的不良表現很多
我有一大堆問題要請教您,希望得到您的幫助。我兒子今年13歲了。前幾天,老師請我去,先說了兒子很多不良行為,又夸獎了兒子很聰明,就是沒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建議我找個心理醫生,可孩子不愿意去。只好給您寫信了。
孩子平時的一些不良表現很多:一是懶惰。比如,做數學作業,見到麻煩的數學題就說:還要一步步計算,真煩死了。做錯作業總是不訂正。老師讓他重做,他總是耍小聰明。還有不洗腳洗臉就睡覺的壞習慣。二是撒謊。他不止一次撒謊,如果你不切實抓住他,他從來不會主動承認。三是發泄行為。老師反映,他犯了錯誤,哪個老師要批評他,他就不高興,拿哪門課程的書和本子出氣,把書和本子撕壞。四是攻擊行為。在學校他特別喜歡挑釁別人,一旦別人還擊,他會更兇狠地反擊別人。老師反映說,他供給別人的時候,臉上表情特別強烈,好像恨不能對別人發泄完自己所有的不快。因此弄得同學關系也不好。
我和孩子的父親都是做生意的,每天都很忙。因此,孩子從小都是奶奶帶,直到上小學才和我們在一起。即使和我們在一起了,我們也總是忙的時候多,和孩子交流的時間比較少。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是遇上他高興的時候,也很能說,如果不高興,你說什么他都嫌煩。您說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該怎么辦?
心理把脈;孩子存在不良人格特征
仔細研究來信中談到的情況,所謂“一大堆問題”,所謂“孩子平時的很多不良表現”,其實就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不良人格特征問題。
首先,孩子身上存在爆發型人格特征。所謂爆發型人格,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而又無法控制的憤怒情緒甚至暴力行為的人格障礙。具體表現為:情緒和行為具有突發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吵或沖突,往往可以因一點小事,突然爆發出非常強烈的憤怒或暴力行為;情緒和行為具有不穩定。由于缺乏自我認同的穩定性,因而不斷地尋求自己的生活角色,又沒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導致變化無常的生活態度,形成了情緒的不穩定性;情緒和行為具有反復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為之后,十分內疚懊悔。在間歇期表現正常,但過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為等又會重新表現出來;挫折耐受力差。人的情緒總是與外界刺激有關,這種人遇到刺激強度即使很小,也能觸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小題大作。孩子的所謂“發泄行為”和“攻擊行為”,其實就是這種人格特征的表現。致于孩子的懶惰和撒謊,也是不良人格特征的表現。
不良人格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實話實說,孩子的人格特征都與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培養”了孩子的人格特征。人生的早年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這時孩子卻長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隔代教育中,很難讓祖輩在行為訓練方面嚴格要求孩子。這本身就是不良人格形成的土壤和環境。再有,孩子撒謊的習慣,一定是撒謊曾經得逞,曾經給他帶來好處,從而慢慢形成的。
再有,孩子13歲的年齡,已經進入少年期,身心發育出現突變,神經系統的抑制興奮機能不夠協調和靈活,控制力差。同時帶來心理上的變化,開始進入了第二反抗期,容易和成人對抗,非常敏感,一旦受挫,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來進行心理自我防衛,從而導致孩子對老師的“發泄行為”,對同學的“攻擊行為”。
心理處方:為孩子的行為訓練補課
首先是增進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
說句心里話您別不高興,別光顧掙錢了。誰家過日子都離不開錢,掙錢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沒有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要。過去已經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了,別再繼續了。趕緊讓您混亂“如麻”的心靈化作溫暖的親情吧。溝通,不單是講道理,更需要的感情的交流。溫暖的親情,最好滋養孩子的心靈。
再有是為孩子的行為訓練補課。
對于孩子的人格,再高明的心理醫生,也離不開長期的家庭訓練和培養。孩子到底還小,還沒有完全長成,及早抓緊行為習慣訓練的補課,孩子的人格還是可以得到改變的。不要再簡單地抱怨孩子,而是在行為上抓緊訓練。比如通過獎懲等種種方法,不再給孩子偷懶和撒謊的機會,讓孩子勤奮誠實起來。
最后,再介紹一些指導孩子調整爆發型人格的方法。
首先是在間歇期里加強自控能力的培養。一是加強道德修養,用道德的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二是增強紀律觀念,用紀律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三是學會心理換位,經常替別人想想以使自己學會冷靜。四是學會運用“制怒”等座右銘來提醒自己,從而提高自控能力。六是學會用愉快的情境體驗等來驅趕不愉快的情緒,學會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五是正確對待挫折,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學會在激情爆發時自我調控的方法。一是警醒法。當怒火即將爆發的瞬間,立刻卷起舌頭不講話,閉上眼睛,腦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二是回避法。迅速離開產生激情的現場,去從事別的事情,如去跑,去跳。三是暗示法。如果一時離不開現場,在腦子中迅速默念:“大發脾氣有什么用?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上一次發火自己已懊悔極了。這次千萬不要再發火了……”四是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嚴重后果,以使自己息怒。五是宣泄法。實在怒火難耐,趕緊對準一堵墻,揮舞你的拳頭。這樣,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員財物的傷害。
【馬老師微語錄】孩子的人格特征都與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培養”了孩子的人格特征。
上一篇:女孩為什么想重讀高三
下一篇:學習遇到挫折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