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譽是唯一的支柱
1915年圣誕節的一天,三個蒙面歹徒持槍將美國羅迪銀行22000美元洗劫一空。20世紀初的羅迪銀行,還是佛蘭普科斯·羅迪靠吸儲移民的小額存款成立的一家小銀行。
消息傳開后,儲戶們蜂擁而至紛紛要求提款。雖然羅迪盡了最大努力兌付,但仍然無法支撐,最后只得宣告破產。250個儲戶共損失18000美元。
一位銀行家對羅迪說,銀行遭劫按規定可以免債,既然已經宣布破產,存款也就不用還了。可羅迪說,法律也許是這樣的,不過我個人還是認賬的,這是信用上的債務,我一定要歸還的。
為了還債,羅迪白天殺豬,晚上為人補鞋,讓家里年齡大一點的小孩在街上賣報。就這樣,一家人省吃儉用,慢慢積累,一筆一筆地償還。聽說一位儲戶患了重病,生活困難,他就立即通過郵局把那位儲戶多年前存的177元錢寄去。
從這以后,羅迪立下了一個規矩:有一點錢總是先還最困難、最需要的儲戶。由于時間太長,有的儲戶因地址變更聯系不上了,羅迪就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尋找存款人。
有一次,他從一篇新聞報道中發現了加利福尼亞的三位儲戶,便把存款寄給了他們。這三個人收到錢后非常感動,其中有兩個人還把錢退了回來,請他轉贈給窮人或他們的孩子。
1946年的圣誕節前夕,羅迪銀行被搶31年以后,他們終于還清了250個儲戶18000美元的存款。羅迪帶領一家人決定重操舊業。經過31年艱難的還款路程,羅迪銀行又重新開始營業了。
為此,羅迪的孩子們向過去所有的儲戶或他們的孩子寄出一張圣誕賀卡,賀卡上這樣寫著:“家父佛蘭普科斯·羅迪經營的銀行1915年遭劫以后,被迫停業,但當時家父曾向各儲戶保證日后必將存款歸還。”
“經過多年的奮斗,我們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已還清了全部存款和利息。現羅迪銀行重新開業,歡迎你們再次光臨。祝大家圣誕快樂!”
賀卡發出后,散居在美國各地的老儲戶,不管道路有多遠,都很快特地來到紐約,把錢存到羅迪銀行里,同時,他們還把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也都介紹到這里來存款。
多年以后的一個陽光燦爛的清晨,在羅迪銀行大廈前的廣場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個英俊的青年,攙扶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慢慢地散步。望著面前雄偉的銀行大廈,那個青年問:“爺爺,你講的故事是真的嗎?”
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后,用手指著從銀行大廳里進進出出的人們,向他的孫子問道:“你知道是什么東西在支撐著我們羅迪家族這座銀行大廈嗎?”
“錢唄!”孫子不加思索地回答。
老人搖搖頭說:“不,孩子。要記住,誠信和信譽才是我們家族的唯一的支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條重要的商業游戲規則:即一個人贏得好名聲遠比贏得大筆金錢要難得多。而一個人一旦贏得好名聲賺起錢來又容易得多。
故事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企業立信靠行動,不能單靠法律,更不能靠打廣告。按法律要求去做是最基本的,而誠信的思想和行動才是最能夠打動人心的,才能在客戶那里樹立心中的豐碑。
這種豐碑就是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世界上的東西什么都可以買到,唯獨客戶的“忠誠度”買不到,只能靠企業的誠信行動樹立。這是企業的巨大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上一篇:信譽是做人之本
下一篇:做事之前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