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高一男孩要退學
牛強是個高一男孩,人如其名,很牛,很強,是憑實力考進了一所競爭激烈的重點高中的??墒?,一家人的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剛剛開學兩個月,牛強卻已經賴在家里不去上學了,向父母宣布:我要退學,要不就給我轉學。忽然之間弄得父母暈頭轉向:孩子到底怎么了?
牛強的父親介紹說:牛強是個好學的孩子,初中的時候學習起來真努力,家里獎狀貼滿了墻。但是,牛強是個犟脾氣,犯起脾氣來,總過不來勁兒,總是鉆牛犄角,一條道走到黑,嗨,真是比牛還犟。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沒考好,自己就沒完沒了地生氣,鉆進牛犄角兩個星期也沒過勁兒。
與牛強的單獨溝通中,牛強這樣描述自己考入高中后的心路歷程:
起初我確實想家。我從沒離開過家,從高中開學第一天,在家里臨出門就心里不好受,到了學校當天晚上就開始想家,趴在窗前朝家的方向遙望夜空。整個入學之初的日子都是這樣,感到很孤獨,很迷茫,很憂傷。結果弄得那一陣子學習不進去,晚自習隨便弄本雜志打發時間,真的是度日如年。
后來,我自我感覺不是很想家了,基本適應了新的生活。但是,回想起入學初那些想家的日子,心里卻越來越難受:我怎么能那樣?我怎么會那樣?我怎么就虛度了那么多大好時光?回憶初中的時光,那時候我的狀態多好,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學習成績總是班上第一,有人說我是第一專業戶。可是到高中后,那些日子我怎么那樣?我怎么會這樣沒出息?怎么為想家而虛度大好時光?時光如流水,失去了那么多還怎樣補回來?想到這些,就更加悲觀失望,沒有了目標,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學習勁頭,沒有了對自己的信心,整天在痛苦中煎熬,越想越煎熬。沒有希望了,還上什么學,我就想退學,家里不同意,我才提出要不就轉學……
聽到這里,我問牛強:入學之初因為想家而有一段時間不適應,后來雖然過去了,但是,你總是為那段不適應而追悔而自責而痛苦,越這樣就越難于進入學習狀態,于是就讓你更痛苦了,是這樣嗎?
牛強似乎終于遇到了知音,終于找到了一個讀懂他心思的人,睜大了眼睛看著我:對,對,就是您說的這樣。
心理把脈:煩惱被自己放大了
至此,總算找到了牛強所以要退學的心理原因了。牛強的心態,讓我想起了佛家“不受第二箭”的故事。
一天,佛陀問他的弟子:未受過佛法教化的人,每天吃飯、勞作、睡覺,經歷生老病死以及種種煩惱;受過佛法教化的人,一樣每天吃飯、勞作、睡覺,一樣經歷生老病死和種種煩惱。那么,受過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過佛法教化的人,又有什么區別呢?他的弟子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佛陀是怎么回答的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大意就是,我們平時所經歷的各種身心的煩惱,就好像一支支利箭向我們射來。比如,在病中的人,要承受身體的痛苦。而這個時候,人往往會憂慮,會擔心自己的病不知什么時候好,擔心自己耽擱了工作,等等。這樣,他所承受的就不只是身體有病的痛苦了,而是在這個痛苦之上又添加了一重痛苦。如果說最初身體的痛苦,好比是射向我們的第一箭,那么后來添加的痛苦,就是第二箭了。受過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過佛法教化的人的區別就是:前者不受第二箭之苦。
我把故事講給牛強聽。難怪牛強能夠憑實力考入重點中學,領悟能力就是好,故事剛講完他就開口了:您的意思是說,我就是給自己制造了第二箭?
牛強領悟的很好。牛強高中入學之初,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適應狀態。如果說這對牛強最初的高中生活產生了消極影響,不過是“第一箭”。由不適應到適應,這是一般的規律。許多學生走過不適應狀態之后,很快就把它忘掉了,也就開始了積極地高中新生活。但是,牛強卻不是這樣,他對入學之初的不適應狀態耿耿于懷:“那些日子我怎么那樣?我怎么會這樣沒出息?怎么為想家而虛度大好時光?失去了那么多還怎樣補回來?”于是,陷入無盡的追悔:“越想越痛苦,越想越煎熬”,終于在學校堅持不下去了。這就是牛強沒完沒了給自己制造的“第二箭”。于是,最初的一個小小的煩惱被自己無限地放大了,直到讓自己的心靈招架不住,要退學逃避生活了。牛強就是這樣用自己制造的第二箭,終于打到了自己。
心理處方:不給自己制造第二箭
溝通了上面的意思,牛強一個勁兒地點頭,隨后問道:我為什么會這樣呢?
人們都難免給自己制造第二箭。不過,牛強所以如此,與牛強的性格不無關系。習慣給自己制造第二箭的人,往往有性格偏差,比如性情偏執的人,完美主義的人,習慣鉆牛角尖的人,往往思維不靈活,就容易糾結于某個念頭,把問題在心理上放大,也就容易讓自己遭受第二箭之苦。牛強就具有這方面的性格偏差。我們看到,由于成長經歷讓牛強自我期望過高,過于追求完美,不能接受失敗甚至暫時的閃失,又有份犟脾氣,性格偏激固執,愛鉆牛角尖。正由于這樣的性格背景,讓牛強糾結在初入高中的不適應問題上,耿耿于懷,糾纏不休了。于是讓自己備受第二箭之苦。
因此說,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讓自己免受“第二箭”之苦。為此,我們要看到生活中就有不完美,就有不如意,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我們要學會正視并靈活地對待它們。這樣,我們對生活中的可能遭遇的第一箭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心里也就會多一份坦然。即使一樣有煩惱,有痛苦,也能學會放下,免受第二箭之苦。
牛強的確很有悟性,溝通至此,牛強表示要改變自己的性格,不再給自己制造第二箭,但是對后面的學習生活自己缺乏信心了。牛強剛剛回家兩天,外界還沒有形成什么消極影響,只要不再給自己制造第二箭,盡快從過去的煩惱中走出來,憑牛強的實力,前面有的是希望。我們就此做了必要的溝通,牛強表示回去后要好好想想。幾天后,牛強的父親打來電話,說牛強又回到了學校,一切平安無事了。
【馬老師微語錄】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讓自己免受“第二箭”之苦。
上一篇:孩子關鍵時刻掉鏈子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學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