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驗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通常來說,只有把一個問題變成簡單的形式,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解決。能將模糊不清的困難變成精確而具體的形式,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吉菲德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總經理,他就非常善于將模糊的問題變得簡單而明確。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清楚而又明白的事實可以很好地幫助你記憶,而且也是唯一一種使事實變得有用的方法。一個人能記住很多很多的事實,但如果并不明白這些事實,那么它們對于他也就沒有多大的用處可言了。”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當吉菲德還是公司副經理時,有一天早上,他接到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經理維爾先生的電話。維爾先生在電話里對他說:“我要一篇關于電報用途的文章,麻煩你趕快把它寫出來。”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吉菲德不太明白維爾先生所謂的“電報用途”是指什么,但他又不好意思去問維爾。他知道維爾對此是不會多加解釋的,所以只有自己多下工夫去弄清楚。
于是,吉菲德開始搜集關于電報用途的一些最重要的事實和數據,并且讓他的下屬調查公司每天發出多少電報,以及實際上發了多少。
第二天早上,吉菲德就把報告呈了上去。沒想到,維爾看完他的報告后質疑地搖了搖頭,并且說數目上一定有誤差,因為他怎么也不相信實際發出的數目與應當發出的數目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吉菲德仔細核對了一遍數目,便對維爾建議道:“既然實際發出的數目如此之少,那么就應當設法增加電報的數目。”
維爾采納了吉菲德的建議,并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后來,他創設了很普遍的“夜間電報”,即在夜間打的電報,價錢比白天便宜很多。
吉菲德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將“電報的用途是什么”這樣一個很含糊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極為精確而且有價值的問題:“我們怎樣去增加從某地到某地的電報數量?”如此一來,問題自然就得到了解決,因為一個問題在已經找到精確而適當的表述形式時,它的答案隨之也就出來了。
如果你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多半是因為你沒有將這個問題表述清楚。當你反復去研究,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表達它,使它變成僅僅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形式,那么就很容易找出問題的答案了。下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哥格斯將軍在擔任軍隊中的軍醫長官時,有一次被委派去考察瘧疾產生的原因。如果他當時只是問:“瘧疾是怎么發生的?”那么就很難找出答案,因為這樣問會使問題變得非常含糊不清。然而,哥格斯將軍并沒有這樣唐突地問,而是想辦法使之變得非常簡單。
哥格斯將軍先從瘧疾的病狀分析,認為這種病可能是因為感染了某種微生物。那么導致瘧疾的這種微生物又是來自哪里呢?
哥格斯將軍認為這樣的問題還是顯得太含糊了。他于是轉而問道:“是潮濕所致嗎?”“是臭蟲傳染的嗎?”“還是蚊子傳播的?”……這些問題在經過一次次實驗之后,就可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了。因此,他用實驗去驗證每一個問題。有付出就有回報,沒過多久,他就得出了答案,瘧疾是因為蚊子而傳染的。
一般來說,成功的思考者能將他的思想轉化成簡單明了的形式;失敗的思考者只能自我陶醉在那些含糊的問題中,而含糊的問題是絕不可能得到準確的答案的。因此,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你對任何問題都想找到答案,那么就應該先將問題簡單化,最后才用“是”或“不是”來回答。這種辦法對簡單或復雜的問題都適用,不管是商業的、管理的,還是科學研究等問題都一樣。
因此,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你應該先了解一下有沒有人已經得出了答案。因為有可能已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而且已經得出了答案。當然,如果你想找,最好是到最豐富的源泉處尋找——去問對這個問題有專門研究的人,或者他的關于這一問題的相關著作、論文等。胡佛總統就是這樣一個人。
胡佛總統從小就有從最豐富、可靠的源泉處去尋求正確知識的習慣。如果他想知道某件事,他就會去問那些熟悉這件事的人。例如,如果一塊隕石落在院子里,別的小孩可能會去問一個剃頭匠或者是送牛奶的人,而胡佛卻一定要找一個最好的天文學家問。這便是胡佛做事情的辦法,也是他總是知道那些他曾參議過的事情的緣故。
研究別人早已解決的問題,那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其實,如果你在提問題時,先了解一下有沒有人曾經也提過同樣的問題,問題就容易解決多了。著名的橋梁工程師哈林頓講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哈林頓在火車上,一個人拿著一張他父親設計的機器圖樣給他看,希望能把它出售。他對哈林頓說:“我父親為這臺機器花了20年的工夫,它最大的優點就是杠桿安置的不同,這樣會比現在市面上最好的機器少耗油至少一半。”
哈林頓打破了他的美夢,告訴他已經有人使用過這種機器的杠桿安置的各種可能的方法,而且每種安置法所達到的效果都可以用數字計算出來,就像他父親所用的方法和圖紙一樣。然而,實際上卻是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的。
故事中那個人的父親花了20年的時間設計出的機器圖樣,結果卻毫無用處。可以說,20年的時間都白費了。然而,如果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那么只需要花4個月就能用結果證明這機器毫無用處。他這種人的失敗是因為他沒有得到那些對他最有價值的知識,也許因為他不知道從那里去找,也許他根本就沒有去找。
假如你已經把你的問題轉變成能用“是”或“不是”去回答的簡單形式,而你又知道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得出答案,那么你就要通過實驗來尋求答案。
實驗是在向“自然界”尋找答案。不過,在進行實驗之前,最好還是先向專家請教。當他們也無法解決時,再向自然界尋求答案。大凡有所作為的人,即使面對簡單的問題,也總是不斷追問。這也是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
上一篇:用善意的幽默
下一篇:用心平氣和應對別人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