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夠了,水才會開
一位青年滿懷煩惱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在大學畢業后,曾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是幾年下來,依然一事無成。他找到智者時,智者正在河邊小屋里讀書。智者微笑著聽完青年的傾訴,對他說:“來,你先幫我燒壺開水!”
青年看見墻角放著一把極大的水壺,旁邊是一個小火灶,可是沒發現柴火,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來,裝滿一壺水,放在灶臺上,在灶內放了一些柴火燒了起來,可是由于壺太大,那捆柴火燒盡了,水還沒開。于是他跑出去繼續找柴火,那壺水已經涼得差不多了。這回他學聰明了,沒有急于點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火,由于柴火準備充足,水不一會兒就燒開了。
智者忽然問他:“如果沒有足夠的柴火,你該怎樣把水燒開?”
青年想了一會兒,搖搖頭。
智者說:“如果那樣,就把水壺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智者接著說:“你一開始躊躇滿志,樹立了太多的目標,就像這個大水壺裝的水太多一樣,而你又沒有足夠的柴火,所以不能把水燒開,要想把水燒開,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準備柴火!”
青年頓時大悟?;厝ズ?,他把計劃中所列的目標劃掉了許多,只留下幾個,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幾年后,他保留的幾個目標基本上都實現了。
我們總是想要做的太多,正因如此,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從何做起了。踏踏實實地對待學習,我們才能認識到自己要做的事還有很多,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探索,還有很多不足有待去改進和提高,只有刪繁就簡,從最近的目標開始,才會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萬事掛懷”,只會半途而廢。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為目標添加“柴火”,使努力不斷“加溫”,直至最終實現目標。
有一家外資企業招聘業務經理,有兩個人去應聘,一個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一個是地質專業的博士。兩個人都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會挑哪一個?我想很多人都會挑那個本科生,因為他年輕,專業又對口。但結果是那個地質學博士被聘用了。
大家也許會認為這個老板腦子有問題,或者說是想招個博士生進來“裝點門面”。但那個老板卻不這么認為,他說:這兩個人面試時給我的印象都差不多,實際上,那個本科生給我的感覺還要好一點,但短時間內的這一點直覺上的差別不足以讓我認定那個本科生更優秀。所以我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判斷。我之所以選擇那個博士生,是因為我認為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一個人能通過層層考試讀完博士,至少說明他有三點過人之處:
(1)他有著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任何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有著極為嚴謹而龐大的邏輯體系,要想把地質學學通,通過各種考試、論文答辯,邏輯思維顯然不同凡響。
(2)他能夠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要考到博士,需要讀大量的書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題、寫大量的論文,一個辦事拖沓、生活沒有規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3)他有很好的自制力,態度踏實,能夠排除多種干擾,辦事情能夠持之以恒。
而這三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至于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得并不多,一個人只要具備了這三點優勢,學習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識不會有任何困難。我當然不是說那個本科生就一定沒有這樣的能力,但我對他們都不了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做出決定,顯然博士文憑給我的信息量更大,也更可靠。
大家覺得這個老板的話有沒有道理?實際上,這個事例已經作為信息經濟學的經典案例寫入教科書,成為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所以,態度踏實,無論求學、做事,都會被更多的人認可與接受。
電影《風雨哈佛路》講述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各種艱辛和辛酸,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走進了最高學府哈佛大學的感人故事。
莉斯是一個金發女孩,童年在貧窮和饑餓中度過。她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最后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母親吸毒死去的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她渴求父母親情,這人世間最基本的愿望也成了奢望;棺木就要被下葬,她靜靜躺在棺木上邊,和她的母親做最后的告別。
如果繼續沉淪下去,她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開始全新的生活。父親作為她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要踏實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她踏踏實實地學習每門課程,每天早起晚歸,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地考入了哈佛大學,改變了自己的悲慘命運。
生活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生活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地走好腳下的路,最終迎來勝利的曙光。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大事情都是無數的小事情累積起來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不斷的努力取得的。不要忽視小事,因為,再復雜的事情都可以分解成一件一件的小事。
如果我們凡事都能從小事做起,不求一步登天,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左顧右盼路邊的風景而迷失了自己前進的方向。看腳下,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踏上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成大業者必有著不同于常人的努力,有著不同于同齡人的思考。出生于匈牙利的普利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有美國學者指出,做任何事情都盡最大努力,人有這種做事業的態度,終會成功。
從勞動中結出的碩果是最甜美的。雖然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如果是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值得的。不妨問問自己,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你真的盡了最大努力嗎?
有為之人之所以有為,是國為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踏實、用心。不要總是在意別人捧在手中的豐碩果實,卻不去體察他人艱辛的付出!生活很公平,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實際付出了多少努力自己最清楚。成功其實很簡單:只要每天都去奮斗、去拼搏,堅持盡最大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上一篇:明天不會再有今天的太陽
下一篇:永遠不要輕視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