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思維
跟風思維就是對社會上正流行的某種現象和活動,或者說對人們影響比較大的事件,甚至可能是對某一個人進行跟隨、模仿的一種做人做事的思維模式。
跟風在中國是一種特別普遍的現象,許多人都把其當做自己的生活準則。
什么東西你賣得好,我也賣;你搞房地產,我也跟著干;你養寵物,我也養。
智商高的人,也會跟風。聰明的人跟風,大多是有意為之,以獲其利。
社會學家指出,如果人們長此以往地跟風,將會害人害己。事實證明,盲目地跟風,會讓人喪失本性,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逐步喪失創新能力。
[放棄做別人,選擇做自己]
跟風思維在中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才,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坐立行走也是人家高雅。
因此,他就養成了向人家學習的習慣,他見什么學什么,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是個什么美法?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這就是“邯鄲學步”,是《莊子·秋水》中講的一個故事。邯鄲學步就是一種盲目跟風的思維,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離現在較近的真實故事。故事是關于齊白石的,齊白石55歲時二度進京賣畫。當時,他處境窘迫,只能借居法源寺,并且常常以烤白薯充饑。他以為自己的畫深得古賢青藤、八大、原濟的神韻,可惜不被世人賞識。進“榮寶齋”是不可能了,好不容易在琉璃廠南紙店掛出潤格,盡管比同類畫家作品便宜一半,但還是很少有人光顧。
也許是齊白石時來運轉,白天在琉璃廠偶然看見齊白石作品的大畫家陳師曾,發現了齊畫的非凡功力,便雨夜拜訪。當他又看完齊白石一大箱子的畫后說:“很有味道!酷似八大、青藤、大滌子,猶如先賢再世……如果稍加變通,定會錦上添花?!标悗熢环嬷埔?,令齊白石痛下“衰年變法”之決心。
此后,陳師曾還把恩師吳昌碩的畫送給齊白石欣賞揣摩。齊白石大開眼界,對他每幅畫的構圖、意境、起筆、用墨設色,仔仔細細反反復復地研究,進行“背臨”。
“背臨”是齊白石學畫的獨特之法,就是一一識記在心,再現出來,留存起來。有一段時間,齊白石還把吳昌碩的一段關于作畫的語尋抄寫貼在床頭,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覺前各要默誦一遍。
可以說,變法期,齊白石借鑒最多的是吳昌碩。其間,齊白石作詩一首:“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齊白石變法之快,令陳師曾興奮不已,詩興大發:“一日不見如隔秋,三家神犬功自酬。我欲借之乘風去,為我中華雪恥羞!”
不久,陳師曾攜一批齊白石的畫到日本參展,引起巨大轟動,部分作品入選巴黎藝術展覽會。
從此以后,齊白石身價陡漲,賣畫刻印的生意日見興隆。
十年變法,齊白石力掃因循模仿之風,刻意擺脫形似的桎梏,一心創造“超凡之趣”,以“天趣勝人”,使自己從一個民間畫匠蛻變成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畫家。
一天,陳師曾這個曾指點江山的朋友前來請教齊白石,打趣道:“白石先生,從今以后,你再也不必為青藤、雪個他們轉輪為‘走狗’了。他們若在天有靈,會情愿拜你門下為‘走狗’的。”
齊白石連說:“豈敢,豈敢!在所有古今名賢面前,我永遠是一條忠實的走狗。”
剛開始可以學別人的,但不能永遠做“走狗”,模仿別人,只能達到形似。只有做自己,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遠。
遺憾的是,“跟風”在當今愈演愈烈,似乎成了最主流的“戰略”模式。
據說,有兩個相鄰的縣,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相差無幾,同是農業縣,又同有種植棉花的傳統。A縣嘴里喊著“大膽向山東壽光學習,實現經濟大跨越”的口號,逼著農民種大棚菜。在政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的推動下,大棚搭起來了,菜也種上了,但終于因為技術和群眾積極性不高等原因失敗了。B縣則不聲不響地在棉花上做文章,引進了美國抗蟲棉,減少了農藥投資和勞動強度;推廣了立體種植,實現了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增加了效益;還充分利用棉花的副產品發展食用菌養殖,把棉花的優勢戲唱了個足。種大棚菜并沒有錯,山東壽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壽光也沒有錯,但必須立足于本地實際,否則就會如“邯鄲學步”,別人的沒學成,自己原來的步子也走不了了。
這就是跟風思維的危害。今天,由于跟風思維的這團烏云不散,人們競相模仿,各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層出不窮,行業平均利潤像坐滑梯似地直線下滑?!敖酱腥瞬懦?,各領風騷兩三年”。
跟風思維,對誰都有害,即使是有才能的人,若是一味隨大流,也就失去了自我,慢慢地便會“泯然眾人”。
讀后有智慧
跟風、模仿現象,動物界也存在,一只雞鳴,群雞亦鳴;一狗吠影,群狗吠影。歷史上有很多跟風的現象,讓人感到可笑,像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前幾年,也有件事很可笑。美國人斯賓塞·約翰遜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在我國極為暢銷,不久市場上就衍生了一批“土奶酪”。像《我能動誰的奶酪》、《我要動誰的奶酪》等十多本書,甚至有《誰敢動我的奶酪》這樣很牛的叫法。
記住,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上一篇:贏自己思維-[跟自己比賽]
下一篇:轉運思維-[壞到最后,只會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