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煉思維
“自古英雄多磨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世界上成績卓著的人,都是身經磨礪、百煉成鋼的。正如司馬遷所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憤之所為做也。”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經歷了人生的苦難,才寫出了不朽的著作,人的一生需要磨煉。我把這種思維方式稱為磨煉思維。
著名教育專家盧勤女士說:“人內在的精神需要在磨難之中才能真正顯現出來。沒有經歷過饑餓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溫飽;沒有經歷過寒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溫暖;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日本松下集團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的體會是:“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
[風雨后的人生更有風景]
磨煉是石,敲碎你天馬行空的想象;磨煉是火,燒盡你自私無知的心靈;磨煉是水,洗滌你無理野蠻的思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位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去請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兩只裝有茶葉的杯子,用開水沖了一杯,叫年輕人喝,年輕人覺得一點香味也沒有;高僧又用沸水沖了另一杯,沒沖滿,只見茶葉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著,一會兒,一絲清香緩緩地從杯中飄出來……高僧這樣加了三次水,茶葉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厲害,于是,年輕人聞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葉經過多次沸水浸泡,終于綻放出了芳香!人生如茶,人的成長不也需要經歷磨煉嗎?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征澤爾的故事會給你一些啟迪。1962年,小征澤爾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年輕音樂指揮家。可是,當年的“小征事件”對于一直走在坦途上的小征澤爾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音樂團中的一些年輕成員對他很不服氣,拒絕參加演出,空蕩蕩的劇場里只有小征澤爾一個人站在指揮臺上,公開被晾在臺上,可以想象,這給年輕的小征澤爾帶來多么大的打擊呀!簡直是奇恥大辱,憤怒之余的小征澤爾毅然決然離開了自己的祖國。5年之后,經過他刻苦的努力,西方輿論界稱他為“當今世界著名指揮家”。10年之后,他受聘于波士頓交響樂團。試想,如果沒有當初的“小征事件”,會有今日的小征澤爾嗎?如果小征澤爾沒有對待失敗的勇氣,他還能敲開世界一流樂團的大門嗎?
前些年,有個美國大學生,每逢禮拜和假期,他都得趕到他父親開設的工廠去上班。他用打工的工資去償還父母為他墊付的學費和伙食開支。在廠里,他跟其他工人一樣排隊打卡上下班,沒有一丁點兒特殊,月底就憑車間給他評定的質量分和完成工作的情況結算工資。
大學畢業后,他自以為可以接管父親的公司時,父親不但不讓他接管公司,反而對他更加苛刻。他想不通,作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的父親,不但不缺錢花,而且還經常向福利院捐款,可就是舍不得多給他一分錢,就連生活費也得定期向父親索要。他想,自己肯定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要不然他怎么會這樣無情地對待自己呢?他決定離開這個家,去尋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開始,他打算去銀行貸款做生意,可父親堅決不給他擔保,結果他一分錢也沒有貸到。沒辦法他只好去給別人打工,由于人際關系不和睦,他失業了,此后,他用打工積累的一點資金開了家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錯,他又開了家小公司,小公司慢慢地變成了大公司。
可正當他大喜過望時,公司竟然倒閉了。他想過跳樓,但年輕的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離開人世。他終于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自己的過去:父親為什么對自己這么冷酷?自己在打工和經商中為什么屢遭慘敗?他還總結了自己失敗的教訓。之后,他決定咬緊牙關挺起胸膛從頭再來。正當他振作精神準備再去挑戰人生的時候,父親竟出現在他的面前,而且還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了他,并決定讓他來接管自己的公司。
此時,他不解地說:“我現在是個一無所有的甚至是個失敗的人,為什么您還要我接管您的公司呢?”
“孩子,盡管你現在和幾年前一樣,依然身無分文,但你有了一場艱苦的磨煉,它對你來說是極其可貴的。這恰恰正是我前幾年沒把公司交給你的原因。如今,你擁有了這段經歷,你會珍惜它,而且會把公司管好,還會讓它不斷發展壯大。”父親頓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說,“無論干什么事情,不經受一番磨煉是干不好的。”
果然,他不負父親的期望,將規模不大的公司發展成了一家令全球矚目的大公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沃倫·巴菲特。他現在已經擁有幾百億美元的資產,是真正的有錢人,可他仍不忘父親的話,依然用“艱苦”磨煉自己——他的西服是舊的,錢包是舊的,汽車也是舊的,甚至連他住的房子也是舊的。
由此可見,經歷磨煉對于一個人尤其是對于年輕人是多么的重要。中國著名作家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中寫道:“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有個泥濘留痕的禪故事,說剛剛剃度遁入空門的鑒真和尚做了一名行腳僧。一天,住持帶他到寺前的一座黃土坡。由于剛下過雨,路面泥濘不堪。住持問鑒真能否找到昨天的腳印。鑒真說,不能,因為昨日路又干又硬;不過,今天的能找到。住持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蕓蕓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沐雨,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干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沒留下。但對那些經過風雨磨煉的人而言,泥痕上印證著行走的價值。
讀后有智慧
沙礫鉆進蚌中,給蚌帶來了痛苦,蚌用身體將沙礫一點點擠出,可沙礫卻牢牢地粘在蚌上。于是,蚌將沙礫不停地卷磨,希望將沙礫磨平,以致不傷害它的身體,但卻付出了自己的鮮血,承受著痛苦的折磨……很久以后,當人們發現它時,在它干枯的體內找到了一顆豆大的、有著晶瑩光澤的圓潤的珍珠。
一棵樹想要站立成一道風景,必須經過暴風雨的考驗;一朵花想要芬芳四溢,就要突破泥土的阻撓;一個人想要成才,就要經歷失敗的考驗。這一切考驗都來自于大自然這位命運的設計師,它告訴你:“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小樹經歷暴風雨的考驗,會勇敢地面對,更加挺拔、富有活力。同時,它也告訴我們:人生需要接受形形色色的挑戰與考驗,才能逐漸變得完美。與風雨搏擊后才能看到彩虹,大自然讓我們讀懂了命運這本書:跌倒時,它呼喚你爬起;昏睡時,它呼喚你清醒;慵懶時,它呼喚你勤奮;遇到困難時,它呼喚你勇敢面對。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為了練就你的成才而設置的重重障礙。
上一篇:知行思維-[成功是做到知行合一]
下一篇:積極思維-[成功屬于積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