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思維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吃虧。然而“吃虧是?!?、“難得糊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至理哲言又告訴我們,并非所有的“虧”都令人難以忍受。當下的吃虧,未必就是壞事。一個不能吃虧的人,會在斤斤計較中喪失了更多的資源,得小利而失大利。不懂得吃虧,就不能完美地領悟人生;不懂得吃虧,就不會有事業(yè)上的壯麗輝煌。
相反,能吃得虧的人往往打開了珍藏在心中的寶藏。能吃虧,就收獲了“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性格形象。能吃得虧,就能夠在沉淀中有了“厚積薄發(fā)”的資本。更多的時候,損失蠅頭小利會換得巨額大利,不要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而落入“鼠目寸光”的俗套,在斤斤計較中錯過了獲取另外收益的機會。
肯吃虧,懂得吃虧,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我把這種善于吃虧的思維方式叫做吃虧思維。
對吃虧思維,我們應當警戒這樣的誤區(qū),要么什么虧都吃,要么什么虧都不吃,要么以為沒吃虧其實吃虧了。
[適當?shù)爻蕴澯欣诔砷L,智慧地吃虧是一種本事]
提起吃虧,人們很容易就會想到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在其書寫的“吃虧是福”和“難得糊涂”兩幅字幅下分別批注道:“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薄皾M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盈于彼,外得心情之平,內(nèi)得我心之安,且安福即在是矣?!?/p>
然而,吃虧是福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記得小時候讀過這么一個故事。
故事講的是,古印度的一個國王與宰相打賭。宰相說,自己要是贏了,就請國王在棋盤上擺麥粒,第一格擺一粒,第二格擺兩粒,第三格擺四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然后把棋盤上的所有麥粒賞賜給自己。
國王認為,就算自己輸了,也不過輸?shù)魩琢<Z食,沒什么,就慷慨地答應了宰相的要求。結果,國王還真輸了,而且在擺放麥粒時,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即使拿來全印度的小麥也無法兌現(xiàn)他對宰相許下的諾言!
人要有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有時吃虧是福運的開始。
往往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結果呢,失去的遠遠比得到的多,這已是不爭的結論;但在我們?nèi)粘I钪?,這種人比比皆是。對于一份工作,就要有一個奉獻精神、有一個吃虧是福的心態(tài),我想,這種人所得到的不只是一份完美的回報,更是一份成功的自豪。
香港億萬富翁余彭年,26歲初到香港時是從勤雜工做起的,他的這份工作收入極低,每天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掃地、清洗廁所,工作時間是從周一到周五,可當他看到周六、周日也有人加班卻無人打掃衛(wèi)生時,便舍棄了兩個休息日的時間,獨自留下來“額外”工作,并且一絲不茍,余彭年看似吃虧了??蛇@種“虧”才吃了半年,就被老板發(fā)現(xiàn),將他提升為辦公室的職員,此后,他不斷努力,最終成為一位讓人欽佩的成功人士。
當人生處于低谷,或剛踏入社會時就應該像余彭年一樣,比別人多付出一點汗水,多一些責任感,這種品質(zhì)正是人們最終走向成功的黃金支點。年輕朋友們,不要再說,生活沒有意義,工作沒有激情,人與人之間沒有人情味,現(xiàn)在真正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改變自己,找準人生的支點,這樣希望才不會渺茫,生活才會充滿溫情,人生才會更加絢麗。
商界奇才嚴介和在2005年胡潤版百富榜中,以125億元的資產(chǎn)躋身于第三名。他有個吃虧是福的故事已經(jīng)被哈佛商學院作為經(jīng)典案例。
1992年時,嚴介和還一無所有。他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是租賃了一家瀕臨破產(chǎn)的建筑公司。
這一步,毫無精彩之處。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把這個瀕臨破產(chǎn)的會司接下來。
當然了,因為這個公司,成為經(jīng)理的他的命運也變得毫無懸念,危機四伏的公司,還能帶給他什么呢?
他沒有資本,也沒有后臺,在建筑業(yè)這個關系錯綜復雜的生態(tài)圈中,他似乎進入了重重迷霧之中。
還是1992年,四面楚歌的嚴介和遇上了南京市繞城公路開工,他往返南京11趟得到3個小涵洞項目,到嚴介和手里已是第五包,總標的只有29.4萬元,光管理費就要交納36%,當時算算賬預計虧損5萬元左右。
但嚴介和對手下說:“虧5萬不如虧8萬,要虧就多虧點吧?!苯Y果,大家沒日沒夜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晚上,終于完工了。嚴介和及他的弟兄們用70天時間完成了原本140天的活。嚴介和親自開著手扶拖拉機拉著大家于初一中午趕回了蘇北老家。
大家都對他的做法不解的時候,嚴介和卻確信:第二年春天來臨的時候,肯定是春暖花開。
果然,初八一上班,指揮部在對3個小涵洞驗收的時候,以各項指標全部優(yōu)秀予以驗收。指揮部當即拍板:這個活是誰干的,給我千方百計找回來。
最終,嚴介和及他的公司在南京繞城公路中一舉從雜牌軍升級為指令性承包隊,“哪里要突擊,哪里有短腿,我們就去做?!彼麄兛偣矓埖搅?000萬元的項目,凈賺800萬元。
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起源的,有的人的成功是源于吃虧。像嚴介和這樣成功的人很少,原因就是很少有人敢于這樣做。嚴介和的大智就在于此,這看似愚蠢的行為,卻成了他創(chuàng)業(yè)路上最為關鍵的一著。
有人說,信念決定高度,這不假。但許多時候,應該是思路決定高度。在生意場中,僅僅有信念是遠遠不夠的,生意需要奇巧的思路,需要獨樹一幟的品質(zhì),需要知道你從事這個行業(yè)最需要什么,而你能否提供這些。
嚴介和奇巧的思路、獨樹一幟的品質(zhì),就是深悟了吃虧是福的智慧,吃虧是一種有更大收益的投資。
讀后有智慧
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吃虧未必虧,惜福才有福!
做人要能吃得虧,過于計較,得失心太重,反而會舍本逐末,丟掉應有的幸福。
人生一世,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徒然給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快樂。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裝傻充愚”的表面性吃虧,而是看重實質(zhì)性的“福利”!
吃得虧中虧,方得福外福;貪看無邊月,失落手中珠。
難得糊涂益身心。有些虧吃得難受,不妨裝裝糊涂,才有安然平順的心情。
總之,吃虧不但是一種胸懷、一種品質(zhì)、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坦然、一種達觀、一種超越。我們要教育孩子,懂得吃虧。
上一篇:占便宜思維-[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
下一篇:善終思維-[你是一塊好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