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思維
人們常說“抬頭看路,埋頭拉車。”這“埋頭”就是低頭。也有人說:“昂首低頭都是智。”
確實,人昂起頭,廣闊的遠景和深邃的高天才能撲入眼簾。
昂起頭,其實是要好好用一用雙眼,并不是讓下巴骨仰著。下巴骨仰著那不是“昂首”,而是“自大、自傲”。
在現實生活中,只會昂首還不夠,還應懂得低頭思維。生活中,很多地方,很多時候都需要低頭思維。
面對屋檐,低頭是給自己出路;面對錯誤,低頭是改正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好時機;面對重壓,低頭是為了重新昂首;面對法律,低頭是為了不落入那個困人的框子。
低頭,實際是一種低調做人的思維。在我們每個人的周圍,都有這樣兩種人,一種是經常“低頭”的人,一種是經常“仰頭”的人。只要稍做對比,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好、事業順、進步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頭思維的人。
[贏在能低頭]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韓信低下頭顱,忍了一時的胯下之辱,日后他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將。做人一定要學會彎腰,否則將一事無成。
古今中外,教育人們要懂得低頭思維的故事還真不少。
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他讓彼得撿起來。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聽見。耶穌沒說什么,就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從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并用這3文錢買了18顆櫻桃。出了城,二人繼續前行,經過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不行,就讓藏于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見了,趕緊撿起來吃。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18次腰。于是,耶穌笑著對他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后來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干,將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這是文學家歌德夫在他的敘事謠曲中講的一個故事,明明是瑰麗的“寶石”,然而,許多人因彎腰累卻視而不見,結果落得像這位彼得一樣的下場。
還有一個故事,更加意味深長。
在離我們不遠的日本,在2002年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讓我們深思不已。
這是一件關于機器人比賽的事情。
眾所周知,機器人的設計在日本非常普及,許多人都喜歡設計各種機器人,而且日本幾乎每年都舉行機器人比賽。
2002年,全日本中學生的機器人障礙賽受到人們的空前關注,最后的決賽共有19名選手參加。此次機器人大賽規定,機器人的重量不能超過16千克,身高統一在30厘米,身體各部位可以隨設計者的愛好自由活動,彎曲折疊不限,有特殊絕技的可適當加分。
比賽有爬坡,過河,穿越樹林……一共37道障礙,總長9千米,最先到達終點者就可榮獲冠軍。
比賽開始,19名機器人昂首挺胸,帶著創造者的激情,大步向前。
此次比賽雖然是中學生的比賽,但科技含量卻是相當高的,有的機器人身上安裝了激光電子眼雷達系統,有的安裝了最佳目標路線鎖定器,還有清除路障等功能,許多尖端技術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奪得第一名的機器人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為它并非科技含量最高的機器人,而是貌不驚人、特點不突出的一個機器人,設計者叫野森,只有14歲。野森的機器人,其科技含量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最低的,然而在穿越障礙中,它卻跑出了最好成績。
原來他的機器人是能彎腰低頭的。在兩個小時的障礙賽中,有些障礙物會將機器人的頭部擋住,機器人不得不繞行,而野森的機器人卻能彎下腰,低下頭,鉆過去。
野森設計機器人的理念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誠然,昂首奮勇精神值得贊許,可不懂得適時低頭的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知要吃多少虧。
面對100多米寬的河流,兩個人打賭,說誰要是游不到對岸,就不是男人。眼看水流湍急的河面,其中一個人改變了主意,說自己服輸。另一個人聽了,哈哈大笑地說:“真是個膽小鬼,看我的吧。”那位低頭認輸的人說,現在水流很快,游到對岸會很危險。但另一個人不聽,轉眼間就游到了河心。這時,一個浪頭打過來,他在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第二天,他的尸體在下游被人發現。
這個人死得多不值呀。如果當時能低頭,就不會送掉自己的性命。在對手低頭的情況下,其實他已經沒有必要下水了,因為此時沒有外在力量強迫他非前行不可,但他受制于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其實,他不是死于河中,而是敗在自己不懂得低頭的逞強上。
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么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嬰兒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蒼穹都戳破了?”蘇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下頭來。”
印度的孟買佛學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建筑輝煌,歷史悠久,培養出了許多著名學者。在孟買佛學院,有一個細節是別的佛學院所沒有的。所有進入這里的人出來時都無一例外地承認,這個細節讓他們受益無窮。孟買佛學院在大門的一側又開了一個僅1.5米高0.4米寬的小門,所有的人都能輕易進入,只要他彎腰。可是,所有剛進佛學院的人都感到納悶,宏大的佛學院有巍峨的大門可以堂皇地進入,還開這個小門做什么?
每個新學年,教師都會讓新來的學生從小門進出一次,每個人都只能彎腰側身進出。這正是孟買佛學院給她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教師說,大門能夠讓一個人很體面、很有風度地出入,自然方便。但是在我們的人生中,所有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有著寬闊的大門,而且有的大門并不讓人隨便出入。很多時候,在很多地方,你只有彎腰和側身,暫時放下驕傲和尊貴,才能夠出入。否則,你就只能被擋在院墻之外。
孟買佛學院給她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傳授給學生們低調做人的思維。在通往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路上,迎接你的人生之“門”不會總是一扇扇寬闊、敞開的大門,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路暢通無阻地走下去。在執著努力的人生途中,別忘了在適當的時候低頭、彎腰和側身,否則你會碰壁,甚至永遠也無法踏入成功和幸福之門。
讀后有智慧
確實,生活中離不開低頭思維。
在屋檐下低頭,是給現在的自己出路,更是為了日后更好地崛起。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剛;能退者,方能進。這是人生的辯證法。犯錯時低頭,是改正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好時機。人生在世,誰能無過?錯誤是對別人的傷害,只有低頭才能彌補。低頭不是屈辱,而是應該付出的代價。廉頗向藺相如低頭,不但沒有人笑話,反而傳為美談。很多的矛盾和糾葛,也不是在硬碰硬中解決,而是在低頭中化解的。
壓力大時低頭是為了重新昂首。這就如山崖挺立的雪松,在生命的冬天,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它會彎曲一下自己那富有彈性的枝干,讓雪滑落下去;當寒雪連續施暴時,它會不厭煩地“彎曲自己”。最后,它勝利了!它以“低頭”的智慧與策略,趕走生命的嚴冬,迎來春天。
上一篇:樂觀思維-[做個樂觀的人]
下一篇:依賴思維-[擺脫依賴,靠自己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