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月月輕松”:
制訂科學的理財計劃
很多人奇怪,為什么自己就是攢不到錢呢?自己好像有多少錢就會不自覺地花多少。其實,只要我們懂得一些平時被忽略的理財小技巧,一定會在理財上跨出很大的一步。當理財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月光族”的稱呼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的。
張路和李玲是同一屆畢業的學友,張路在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月薪8000元。李玲只是一個出版社的普通編輯,月薪3500元。一年下來,當她們同學聚會時談起攢錢這件事,結果卻讓她們大吃一驚。張路月薪8000元,但一年下來只存了1萬元。而李玲雖然月薪沒有張路多,但她卻存了差不多3萬元。原來,張路雖然掙得多,每個月打車、美容、衣服、高檔化妝品等花費差不多有6000元。而李玲除了基本的生活費用,沒有多余的花費,一個月只消費五六百元。所以一年下來,月薪8000元的張路竟沒有月薪3500元的李玲富裕。
很多人覺得自己“月月輕松”的生活很瀟灑,不用為存錢有負擔,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吃穿住行,以快樂為目的,保持著“視錢財如糞土”的心情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但是,生活不止于眼前,我們此刻的揮金如土很可能是在為我們的將來埋下不必要的隱患和炸彈。人類的需求是有層級之分的:在安全無憂的前提下,追求溫飽;當基本的生活需求獲得滿足之后,則要求得到社會的尊重;之后會進一步追求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金錢作為底層的基石,不僅意味著我們有一雙可以掙錢的勤勞的雙手,同時還代表著我們能夠具有“圈養”金錢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理財的重要性,制訂一套適合自己的理財計劃,合理利用財富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那怎么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呢?
關于理財,概括來說就是開源節流,如何少花錢、多賺錢。下面的8個小技巧雖然很簡單,但是被很多人忽略。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充分掌握的話,一定會在理財上有所成就。
1.強迫自己儲蓄
單身的“月光族”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因此養成了有多少就花多少的習慣,即使工作了多年,仍然還是零儲蓄。從今天開始,選擇從戶頭中每月強迫扣款的方式來存錢,是日后生活有所保障的好方法。
2.把零錢存下來
進餐、出行、購物、置衣,一天下來,我們會發現錢包里多了許多零錢,不妨將其悉數取出,專門置放一處,日日如此,一月、一季或半年去銀行換成整錢結算一次。此時原本平常不善存錢的我們,會驚喜地發現每日存放的、無足輕重的零錢已會聚成一筆可觀的款項。
3.把花銷登記入賬
記賬是女性理財的通用辦法,裝個家庭理財軟件或者直接使用筆記本,都可以方便記賬。我們只需把自己的花銷分門別類地登記上去,將余額與自己實際擁有的現金進行核對即可。堅持去做,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花銷了如指掌。
4.在打折時搶購名牌
人們熱愛名牌,這本無可厚非,但瘋狂購買名牌的結果,往往使我們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面對名牌的誘惑,一定要學會忍耐,要將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在打折期購入名牌,不僅可以得償所愿,還可以省下不少錢。
5.用現金代替信用卡
信用卡消費總有一種不是花自己的錢的感覺,不知不覺就會超支。逛商場之前,花點時間到柜員機上提取現金,這樣即使手里的錢全部花光,心里也清楚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這樣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購買欲。
6.帶上所有的打折卡
兩人外出消費時,盡可能隨身攜帶所有消費場所的優惠打折卡。一個月下來,光省下來的折扣費,就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7.進行合理保險規劃
買保險是為了防范人生風險,人生風險多樣且無時不在,因此應綜合考慮家庭面對的所有風險來統籌安排保險規劃。
8.購買醫療保險
為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分散家庭財務風險,可以考慮購買一些定額給付型的醫療保險,主要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津貼保險。另外,如果是女性,還可在懷孕前購買醫療保險,以享有生育期的保障。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了防止日后為錢憂心,正在為幸福生活而奮斗的我們,應該多鉆研一下理財的學問,從現在起就做好預算,免得將來為錢財忙得焦頭爛額。
上一篇:一拖再拖為什么:反抗自我心理
下一篇:兩性藝術創作色彩使用差異:男女的色彩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