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
工作就是看得見的愛
一個奔波在公司與家之間的成年人,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處于工作中的。如果按幾十年職業生涯計算,那么我們一生用于工作的時間將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所以,自邁入工作崗位的一刻起,一個新的儲存光陰過程的便開始了。倘若我們每個人都認真踏實地度過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時間,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目前的崗位如何低,最終都不難達到金字塔的上層。既然我們一生中,注定要在工作中度過幾十年,那么不妨讓我們認認真真地去愛它,去實現它。
A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大學畢業生小海,曾經在畢業輔導課上這樣發言,“我要在畢業5年后,掙到500萬”,如此豪言壯語,讓很多同學汗顏。
畢業時,小海同學分配到了機械廠,那是一家國企大廠,業績優良,產品馳名中外,大家都覺得小海同志前途無量。然而,吃散伙飯的時候,小海卻舉著酒杯說,“在工廠里,要想五年掙到500萬,幾乎不可能,我決定利用業余時間炒股,你們看吧,我將來就是中國的巴菲特!”
畢業兩年后,同學聚會,大家問及小海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小海雄心勃勃,“我已經辭職了,工作沒有前途,炒股也沒有前途,我準備下海經商,創辦自己的企業”。
復三年,一天,一位同學竟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見了小海,他正和一個挺著肚子的青年女子一起,在路邊賣衣服。同學走過去打招呼,小海訕訕地,問及近況,小海說,“女朋友懷孕了,催我結婚,這不,股票沒賺錢,公司也賠了,只好想辦法做點小買賣,給快出生的孩子賺點奶粉錢”。
小海的經歷足以讓我們引以為戒,其實,如果小海能夠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并且堅持下去,不管是一直呆在機械廠,還是堅持炒股票,不管是從一畢業就自己創業,還是一直做小生意,只要能夠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短期目標,一步步修正自己的職業規劃,就能夠一步步獲得成功。
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所經歷歷程的預期和計劃,這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項職業的計劃,對一個組織的貢獻和關于退休的打算。
職業生涯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職業生涯規劃,一類是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個體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整體的規劃,包括學習計劃、行業選擇和晉升計劃。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針對企業、單位的職業生涯規劃,包括職位的晉升、部門的確定和對企業貢獻的預期。
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將影響整個生命的歷程,所謂目標決定成敗。對于生活質量、職業發展、人際環境、職場晉升的不同規劃,必將引導你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何進行規劃職業生涯
首先,在進入社會時,確定你的人生目標。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周游世界,那么你可能就不適合在某一個固定的單位里,做一輩子職員;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職場CEO,那么,你就會在職場生涯中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同的人生目標,決定了你在職業生涯中的態度,所以,先確定好人生目標,才能進一步規劃職場生涯。
其次,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確定可實施的職業方案。如果你喜歡雕塑,那么你可以從美術領域的工作入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你喜歡文學,那么你可以從文字編輯的工作入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你喜歡美食,那么你可以從廚師之類的工作入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再次,制定達到理想職業的可行性路線,制定短、中、長期職業進程。把職業生涯規劃分解,分別制定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后逐步實施。
最后,階段性小結、反思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斷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進行科學的修訂。
B享受把梳子賣給和尚的過程
初入社會,在理想和現實中穿梭的年輕人,很容易迷失自我,一看到前行的路上有荊棘、泥濘就自以為聰明地另尋他途,跳來跳去,最后漸漸連原有的理想也變得模糊不清。不要抱怨工作太煩瑣,不要為職位太低煩悶,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去做,只有思考去“做”才有經驗的積累。
蒙牛老總牛根生曾參加一個企業老總的沙龍,聽兩個老板談起跟隨多年的秘書,其中一個說:“她的臉上跑出皺紋了,反應較以前差多了,天天丟三落四,我考慮要把她換掉。”
另一個卻說:“我的秘書最近也常出錯,不過,看到她臉上的皺紋,就覺得又好氣又心疼。”
牛根生覺得第二個人的話很奇怪,追問道:“心疼什么?”他說:“想想她從二十幾歲就在我身邊工作,辛辛苦苦地磨了十幾年,轉眼都要40歲了,體力精神頭可能差了些,可每天還勤勤懇懇,我在想著給她安排一個輕松點的高層工作。”
因為經常有商業往來,這兩個朋友的秘書,牛根生都認識,她們年齡相近、能力差不多,為什么第一位老總的態度卻大不一樣呢?詢問之下,原來,他的秘書不知為什么最近總是煩躁,沒有耐心,做事打折扣不說,還好幾次聽到她抱怨。炒掉她可能是氣話,這位老總至少決定給她一個小小的教訓,讓她自己在工作時把心里的厭煩驅除掉。
每個人都在工作,如果你處于被動狀態,將會發現每天有一大堆的工作等著你,你總有做不完的事。這時,工作中也就剩下艱辛和煩悶了。
其實,工作就是一個把梳子賣給和尚的過程,和尚沒有頭發,可怎樣才能讓和尚買梳子呢?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享受這個過程,工作就變成了你可愛的朋友。
何不讓工作成為一種享受
那些白手起家然后在商界或政界成就大業的人讓我們欽佩,可是不要忽略他們光鮮身影背后付出的努力,那可能是幾倍甚至幾十倍于常人的,更要看到他們具有的那顆處變不驚、執著、堅忍的心。當一個人解開大大小小的難題后自然增添了成就大事的條件。
現在許多年輕人常常把工作不當回事。如果給他們多安排一些工作任務,他們就覺得自己在這個公司沒法呆了;如果有緊急工作需要加班,他們總會找各種借口推辭。無論在什么單位,以這種態度對待工作,他們心中都會積滿抱怨,是不會體會到工作的快樂的。我們沒有理由成為不工作的寄生蟲,那么,何不珍惜每天的工作時間,讓工作成為一種享受呢?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某公司創業之初,為了選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應聘者必須經過一道測試:以比賽的方式推銷100把奇妙聰明梳,并且把它們賣給一個特別指定的人群:和尚。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懷疑: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怎么可能呢?有甲、乙、丙三個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戰。
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匯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甲先生僅僅只賣出一把,乙先生賣出10把,丙先生居然賣出了1000把。同樣的條件,為什么結果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
原來,甲先生說,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于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發都吹亂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面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于是買下10把梳子。
丙先生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剎,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剎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后作為贈品。”方丈聽罷大喜,立刻買下1000把梳子。
上一篇:尊重別人等于尊重自己
下一篇:延伸你的觸角,找到最佳的定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