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自控,在于不了解自我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聰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先說自知,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如果你想了解別人,那首先必須了解自己。一個人名聲的好壞、能力的高低,是別人對此人的外表下的定義,根本就不是這個人的本質,自己真正的能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而我們所缺乏的就是:自我認知的能力,只有清楚地認知了自己,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然而,一個人最難認知的就是自己的內心,最難以回答的就是:我是誰?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不過,當你清楚地認知了自己,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fā)點,就能夠去善待他人。
我們之所以無法了解到真實的自我,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們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響,如他人的言行等。在那些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下,我們就有可能出現(xiàn)自我知覺的偏差,好似看著杰克渾身很臟,就以為自己身上也很臟。因此,要想真正地看清自己,我們需要避免陷入別人眼光的謎團中,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鏡子。
當一個人的情緒處于低落、失意的時候,會對生活失去控制,于是,他內心的安全感也會受到影響。一個人若是缺乏安全感,其心理的依賴性將會大大增強,比較容易受他人言行的信息暗示。所以,當對方說出無關痛癢的一段話時,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傾向。在日常生活中,這還將影響到我們對自己作出真實的判斷。
我們應該學會面對自己,不要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那是缺陷,就通過自己的方法將缺陷掩蓋起來,這樣的掩蓋方式極其愚蠢。試想,當你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時,你就真的掩蓋了自己的缺陷了嗎?因此,無論是自身的缺陷還是優(yōu)點,我們都應該正確看待,因為面對自己是認識自己的必經之路。
認知自我是一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從容,需要冷靜的思考,這樣才有機會贏得最后的成功;認知自我是一種高度自立的灑脫的生活方式,看清生命的本真,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認知自我是一種責任心的高度反省,將勇氣與真誠注入自己的言行中,認清前面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常常剖析內心,在忙碌之后不忘與自己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從而擁有自我認知的能力。
自控小貼士
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既不能時刻反省自己,看清自己,也不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在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只能借助外界的一些信息來認識自己,所以,我們在認識自己時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環(huán)境中,并習慣性地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上一篇:不管置身何處,始終心向太陽
下一篇:不被枷鎖束縛的人生才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