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也是動力,適當的壓力有推動作用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人一生中都會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改變環境去適應自己,二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既然壓力是已經存在的、根本無法徹底消除的,那我們何不積極地改變自己,正確引導各種壓力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呢?”在現代社會,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壓力,其實,適當的壓力對我們自身是十分有用的。一個人的潛力究竟有多大,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對此,科學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處于休眠狀態,沒有開發出來。是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動力、沒有經歷磨煉、沒有正確的選擇,那么,積聚在他身上的潛能就不能被激發出來,而壓力會給他這樣的動力。所以,適當的壓力不僅能激發出一個人無限的潛能,還能夠帶給他許多快樂。
在日常生活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我們感到很累,生活好像被一個巨大、無形的網籠罩著,這令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感到力不從心。于是,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下,我們常常會幻想享受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事實上,沒有壓力的生活是不可能快樂的,只會令人感到煩悶、無聊,這樣的生活狀態久了,人會感覺自己在墮落,乃至喪失對生命的追求。
她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老公做汽車運輸生意,生意十分紅火,她的事業就是“相夫教子”。每天,她除了煮飯就是洗衣服,除了逛街就是打掃衛生,甚至連兩個孩子的學習都不用操心,因為請了家庭教師。她生活得如此愜意,常常受到許多人的羨慕:“你真有福氣啊!老公有本事,孩子聰明伶俐,你年紀輕輕就過上了富太太的生活。哎,真羨慕你,哪像我,還要焦慮這樣、擔心那樣,像你這樣沒有壓力真好。”剛開始,她通常會推辭幾句:“哪里,哪里。”時間長了,她也會疑惑:難道自己真的如他們想象般快樂嗎?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還可以陪在她身邊,現在老公長時間在外面談生意,孩子也上學了,家里就剩下自己一個人,盡管沒有金錢的壓力、沒有生存的壓力,但是,總是感覺到自己很無聊,心里煩悶,幾乎已經遠離了久違的快樂,這是為什么呢?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會羨慕沒有經濟壓力的家庭主婦、坐在辦公室看報紙的公務員,總覺得他們的生活是那么悠閑、自在,遠離了壓力的困擾。事實上,他們的生活真有那么快樂嗎?對此,心理學家對那些整日閑在家里的太太有一個建議:盡可能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管收入多少,至少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給生活帶來適當的壓力。
一位留學英國的朋友回國,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國外的生活:“剛開始,我在國外的時候,由于自己英文很爛,害怕出糗,就整天把自己關在屋里,看書、上網、看電影,這樣的生活狀態整整持續了一個月,我幾乎要崩潰了,我開始想:自己是否應該干點什么?”后來,她去了國家應用科學院求學。剛開始的時候,老師講課她一半都聽不懂,而且,老師講課沒有教材,只能靠自己做筆記,壓力非常大。當時,她想,自己只要及格就行了,沒有必要追求名列前茅。于是,每天,她都會借同學的筆記來抄,然后,就跟自己的男朋友一起出去約會。臨近考試的時候,她才開始“抱佛腳”,背誦筆記,每天只睡三個小時。第一次考試,她及格了。雖然自己的分數并不是很高,但令她高興的是,老師給全班同學發了一封郵件,在信里,老師這樣說:“這次考試,我認為出的題目比較難,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班里的三個留學生考得還不錯,希望你們繼續努力。”老師的鼓勵令她受到了鼓舞,她開始認真聽課,成績也越來越靠前了。到了第二年,她的成績排在了全班第一,這樣的成績不僅令同學感到驚嘆,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最后,她這樣說道:“在國外求學的經歷堪稱跌宕起伏,但是,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這些所謂的挫折與困難,讓我學會了承受,讓我贏得了最后的勝利。我們的生活需要適當的壓力,壓力教會了我什么是堅持,最重要的是,讓我遠離了那種無聊、煩悶的生活,而重新拾起了久違的快樂。”
有時候,適當的壓力并不算什么,當你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已經沒有多少壓力了,所有的壓力都會在行動中找到發泄的途徑。只要我們能夠堅定地走下去,全力以赴,我們將贏得自信。當我們知道自己能夠做得更好時,便能將壓力化為動力,從而走上成功的途徑。
1.什么是適當的壓力
也許,有人會問,什么是適當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就是指時間不長、刺激不大、能讓人最終有成就感的壓力。所以,要隨時讓自己擁有適當的壓力,舒緩過大的壓力,從而遠離無聊、煩躁的心境,重新追逐生活的快樂。
2.有時候無聊比壓力更令人苦惱
一位公務員的朋友這樣說:“每天九點我才去上班,十點左右就可以離開了,下午有時候根本不上班,可是,一天剩下了這么多時間,我也不知道怎么打發,心緒變得混亂不堪,時常感到無聊、煩躁,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到自己在浪費生命。”其實,煩悶的根源來源于“無所事事”,這與大多數家庭主婦的生活差不多,雖然遠離了社會的壓力,但是,無聊似乎比壓力更令人苦惱。
減壓啟示
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我們無論如何都避不開壓力:學生時代,我們所承受的是各種考試的壓力;工作時期,有著上司的要求、家人的期許、自己內心的苛求等,這些壓力都是無法避免的。既然無法避免那些潛在的壓力,何不把壓力當作生活的調劑品呢?
上一篇:勇敢嘗試,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下一篇:只要行動,沒什么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