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生的瓦礫上,你就是英雄
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經(jīng)歷了災難的人們在外援還沒有到來的情況下,就抑制住內心的悲痛,開始了積極的自救行動。這種站在瓦礫上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讓整個世界都為之感動,深受震撼。
很多人都喜歡豐滿圓潤的珍珠,為了購買到成色最好的珍珠,甚至不惜花費重金。殊不知,孕育珍珠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蚌必須用自己柔軟的身體日日夜夜忍受砂礫的摩擦,才能最終把砂礫層層包裹,形成珍珠。還有些人喜歡玉器,卻未必知道璞玉看起來就像是一塊丑陋的石頭,必須在被剖開之后,再忍受痛苦的雕刻,才能成為讓人欣賞和喜愛的藝術品,產(chǎn)生最大的價值。面對災難和不幸,倘若人們也能懷著堅忍的精神,則災難和不幸也必然像珍珠和玉器一樣,最終變得圓潤,成為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命運的寵兒,得到幸運的眷顧。對于不幸,則人人聞之色變,唯恐避之不及。然而無論我們的偏好如何,命運總是公平的,它既給我們帶來幸運,也會讓我們面對不幸。既然不幸也是人生的常態(tài),我們就沒有必要因為不幸而郁郁寡歡,更不必感到委屈??粗鴿M目廢墟的人生,假如你依然能夠傲然站立,并且對這堆殘破的瓦礫施展雄心抱負,那么你就是真正的英雄。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偉大人物無一不經(jīng)歷過人生的不幸和苦難。倘若他們在苦難面前屈服,并一蹶不振,那么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就會少了很多璀璨的珍珠,而多了更多不起眼的沙礫。苦難,是英雄的晉升階和磨刀石。所謂亂世出英雄,也正是這個道理。作為一名音樂家的貝多芬正值事業(yè)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失去了聽力,卻創(chuàng)作出了《命運交響曲》;司馬遷被處以酷刑,卻完成了歷史巨著《史記》,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他們之所以青史留名,被人們所銘記,一則是因為他們的成就和貢獻,二則更是因為他們對待厄運絕不屈服的頑強毅力和精神。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重要的是對待人生瓦礫的態(tài)度。
作為一個重度殘疾的人,馬斯特從未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和渴望,因此,他不但成為了科羅拉多州的副州長,還進入了國會。
曾經(jīng),馬斯特是一個年輕英俊、身強體壯的小伙子。然而,一次他騎著摩托車在公路上風馳電掣的時候,突然遭遇了車禍,全身體表面積至少70%嚴重燒傷。等他從鬼門關又回到人世間時,距離發(fā)生車禍已經(jīng)過去了好幾天。他剛剛恢復意識,就知道自己傷勢嚴重。因為他甚至不能呼吸,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鉆心的疼痛,更別說移動身體的任何部位了。然而,他不想死,人生多么美好,他還沒有享受人生,而且還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呢!為此,他堅定不移地想要活著,正是在如此堅強意念的支撐下,他熬過了那難以忍受的漫長疼痛。
然而,命運總是殘酷的。正當恢復健康的馬斯特滿懷希望地準備投入新生活時,他再次遭遇了不幸。因為飛機失事,馬斯特腰部以下徹底失去知覺,他癱瘓了,下半生不得不在輪椅上度過。此時此刻,馬斯特簡直痛不欲生,也覺得委屈萬分:為何命運要接二連三地與我作對呢?然而哭過之后,他很快恢復平靜,還是堅定不移地想要活著,因為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
就這樣,重度殘疾的馬斯特憑借自己頑強不屈的意志,再次活躍在人生的舞臺上,很快躋身于美國最活躍的成功人士之列。最終,他徹底戰(zhàn)勝了災難,獲得了成功的人生。在一次演講中,馬斯特感慨萬千地和聽眾們分享:“如果沒有這些苦難和不幸,我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深刻感受到人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人生?!?/p>
馬斯特是一個站在人生廢墟上的英雄,他不止一次在遭遇命運的致命打擊后重建自己的人生,盡管哭過痛過,他卻從未放棄過對于人生的追求和渴望。正是他的頑強不屈和堅強信念,才使他最終徹底降服命運,擁有了成功的人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生就像是一所苛刻殘酷的大學,每個人都從這所大學里得到自己獨特的課程,能否畢業(yè),成為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取決于我們的努力程度和心態(tài)。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從人生的大學里畢業(yè)。一個能夠戰(zhàn)勝災難和不幸的人,就是成功的,不管他是否做出偉大的成就,也不管他能否獲得廣泛意義上的成功,他已經(jīng)是自己的英雄,也是自己的史詩。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也許這些災難恰恰是命運對我們的磨礪,也是促進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的激勵。
和馬斯特相比,我們的人生無疑幸運得多。因而我們完全沒有理由抱怨命運,更不應該在小小的災難面前就束手就擒。唯有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強,坦然迎接命運的饋贈和挑戰(zhàn),我們才能真正成長為人生的強者,獲得人生豐厚的回報。
上一篇:相信自己,努力才有價值
下一篇:站在失敗的階梯上,你的人生更有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