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爛好人”做到最后,只剩下“爛”字
大家都喜歡“好人”,也歡迎“好人”。因為“好人”不具侵略性,不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有時還會為了別人而讓自己吃虧。
做“好人”是性格決定的,想不做都不行,而做“好人”也有其人際關系上的價值,因此,做好人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做“爛好人”。
所謂“爛好人”,就是沒有原則、沒有主見、不能堅持的“好人”,這種人不知是性格因素,還是有意以“好”,去討別人的歡喜,反正是有求必應,也不管該不該,有時也想堅持,可是別人聲音一大,馬上就軟化下來,因為缺乏原則與堅持,導致是非難分,當事不能解決的時候,便“犧牲”自己來“成全”大家;有時也想“壞”一點,可是離“壞”還有一大段距離,自己就開始自責,檢討自己這樣做是不是不應該。這樣,久而久之,你就變成供大家傾軋的犧牲品。
已跳槽兩年的朱曉蕓,應老同事們的邀請,參加了他們的聚會,老同事看見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好想你啊,你走了之后,我們的材料都要自己整理,想喝飲料也要自己去買了,真的很不方便。
她是被同事公認的好人,但這樣的好人,時間長了,大家都習慣了她在辦公室承擔的雜工角色,其他的正事根本就想不到讓她做,朱曉蕓也想參與一些日常的技術工作,但都被以沒有經驗為由拒絕本來就腦子簡單的她,如今更沒有主意,不知該如何擺脫現狀這樣的處境,讓她很尷尬,便開始嘗試拒絕同事們的差遣。可她的正當拒絕,卻遭到其他人的埋怨,更有人說她心計重,與剛來的時候不一樣了,讓她做點事也叫不動。
同事們的怨言讓她很郁悶,更不知道該如何改變別人已形成的看法,給自己一個轉變的空間。不得已,朱曉蕓提出了辭職,另謀出路。
所以,在職場這個復雜的環境里,最好還是不要做爛好人。既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又得不到別人的贊美之詞。
許多職場新人也有類似苦衷:不分場合示人微笑,人家覺得你沒個性;對同事有求必應,必然有某次因為能力或其他原因你“應”不了,人家便覺得你不夠意思,從而疏遠你;你心無城府地多次借錢給同事,他很快心安理得習以為常,你倒是被逼入兩難的境地,討,怕傷感情,不討,白遭損失;辦公室里只有你不時地操練掃把和拖把,久而久之,大家把你當成兼職的清潔工,坦然享受你帶來的整潔干凈,心里卻絲毫不記你的好,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大家呼來喚去的“雜工”,就成為大家傾軋的犧牲品。
而且,這種“爛好人”得到的效應和“好人”是不同的,“好人”也是有原則的,所以他人在頌贊這“好人”的“好”時,還帶著幾分尊敬甚至“畏懼”。但“爛好人”則不然,他在人際關系上的效應是“不能擔大任”的風評,而且別人因為深知他的弱點,甚至會算計他、陷害他,得寸進尺,予取予求,反正他不會反抗,不會拒絕。
“爛好人”做不得,面對險惡的社會,“好人”要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確立自己待人處世的原則,有了原則,對別人的要求就不會照單全收。還要有拒絕的勇氣,如果能拒絕別人幾次,別人自然就不敢隨便對你做無理的或有害你的事,不過這還得以明辨是非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后盾,否則就會拒絕不應拒絕的事,接受不該接受的要求。
其次是適度的抗議和生氣。有些人以欺負好人作為生存的手段,因此當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要有勇氣抗議,這種抗議必須有氣勢,不必得理不饒人,但要充分表達你的立場。至于生氣,也不必鬧翻天,讓對方了解你的立場即可。一般喜歡捏軟柿子(欺負好人)的人,心都是虛的(因為他不敢去欺負“壞人”),因此你的抗議和生氣會產生相當程度的效果。
另外,也可采取適度的報復,不過這種報復,輕重要拿捏得準,否則會讓自己良心不安,反而造成自己的痛苦,而且一不小心,被對方反咬,也會得不償失。所以若無把握,就不要報復。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要做受人欺負的“爛好人”,我們不必去攻擊別人,但必須能保護自己。
上一篇:馳騁“錢”途:女人更有投資天賦
下一篇:“胸大無腦”的活著很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