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歡的事,快樂很簡單
人生在世,我們很多人都在追求快樂,然而,怎樣才能獲得快樂,我們卻未必知道。詹姆斯巴里說:“快樂的秘密,不在于做你所愛的事,而在于愛你所做的事。”
追求快樂固然沒有錯,但你要明白,只有踏實工作才是真正快樂的源泉。不可否認,浮躁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為有些人看不到勞動的真正價值,更做不到安心工作,心浮氣躁,事情剛做到一半,就覺得前途渺茫、失去興趣,于是,他們只能一事無成。
蘇格拉底說:“不懂得工作真義的人,視工作為苦役?!边@句話的含義是,工作是否能為我們帶來快樂,取決于我們對工作的看法。因為快樂的秘密,不在于做你所愛的事,而在于愛你所做的事。當我們能做到為自己工作、為明天積累時,那么,我們將擁有更大的揮灑的空間,更多的實踐和鍛煉的機會,找到工作中的樂趣,能夠讓我們在工作崗位上更主動、更積極地處理各項事務,為自己不斷開創新的工作機會和發展空間。
翻開莎士比亞的人生史冊,我們會發現,他的人生中也出現過抉擇,他也是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興趣與價值中成長的。莎士比亞出生在英格蘭中部美麗的埃文河畔,7歲時開始自己的讀書生涯,可在校期間,他并不喜歡古板的祈禱文,而偏愛一些古羅馬作家用拉丁文寫的歷史故事,每年的五月節更是他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因為每每這時都會有戲班子的演出,他每場演出必到,戲班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如癡如醉地觀看著每一場精彩的演出,直到戲班離開斯特拉福城為止。
14歲時,莎士比亞離開了學校,開始了他的謀生之路。他到父親的鋪子里做過幫工,在碼頭做過搬運工,替人家當過導購……但他發現這些都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唯獨有一次他意外地在一家劇院找到一份工作,雖然工作很瑣碎、普通,主要是替客人看管衣帽,照料有錢的觀眾上下馬車,還有在后臺打雜,但這卻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從此,莎士比亞可以真正地接近戲劇了。一有空閑,他就躲在后臺靜靜地觀看演員們的排練。這里,成了他的戲劇學校;這里,也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戲劇大師。
1592年的新年,對于莎士比亞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他的劇本《亨利六世》在倫敦三大劇場之一——玫瑰劇場上演,莎士比亞一炮打響了。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相繼上演。悲劇《哈姆雷特》的轟動效應更使莎士比亞登上了藝術的頂峰。
可以說,莎士比亞是在尋找興趣、延續興趣,并且發展自己的興趣中成長的,他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興趣而努力,一生都在為興趣而拼搏,最終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達到了自己人生的輝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做與自己興趣有關的事情,從事自己所喜愛的職業時,他的心情是愉悅的,態度是積極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發揮最大的才能,創造出最佳的成績。莎士比亞難道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金子,每個人都是尚待挖掘的寶藏,就看你是否具有一雙慧眼,就看你是否勤奮,是否能夠發現、挖掘出自己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耀眼奪目、與眾不同。
1.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大部分人都可以明確自己的愛好,不過真正地堅持且在某個領域脫穎而出,的確并非易事。
這里,有幾點建議:首先,社會、家人和朋友們都認可或看重的事情,或許并非是你的愛好,畢竟興趣是你自己喜歡的事情;其次,不要簡單地認為有趣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愛好,而需要作出認真的分析,如大多數人喜歡玩游戲,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會從事游戲開發工作;最后,不要在一些誤以為感興趣的事情上發掘自己的天賦,而是尋找自身天賦與興趣的最佳結合點。如果你渴望成為模特和歌手,自己雖然身材高挑卻五音不全,我建議你更適合做一名模特。
2.調整自己的目標
喬治·華盛頓起初不過是個驗貨員,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寫作前讀的是醫學……最終他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歡且發揮自己極致潛能的事業,一步步走向成功。這些成功者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擁有很多興趣。我們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沒有必要把某個興趣當作自己最后的目標,也不要隨意放棄自己的興趣。
不得不說,一個人是否快樂、能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多大的成就,與其是否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你一直在做喜歡做的事,你的內心便會充滿愉悅與快樂,你會發自內心地去追求,自動自發地完成每一目標。要想建筑成功的大廈,就必須有先天的或經后天培養而成的興趣基礎。
上一篇:你是強者,就要有強者的姿態
下一篇:刻苦認真,成就出色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