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拒絕,你還可以使用肢體語言
表達拒絕,不一定非要靠語言,前面我們提到過,可以利用環境,也可以創造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情境,這些都是無聲拒絕的不錯之法。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用到的一種方法,那就是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你的態度。
其實,拒絕的身體語言,比口頭語言出現得更早。相關理論分析指出,當新生兒吸允足夠的奶水后,就會左右搖晃腦袋,以此來抗拒母親的乳房。幼兒在吃飽后,也會用搖頭的動作來拒絕大人們的喂食。當然,拒絕的動作不只是搖頭,還有許多肢體語言,都可以增強拒絕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有效的拒絕姿態和動作:
·正襟危坐,挺直腰身
我們經常會看到貓、狗等小動物打架時,全身的毛都會豎立起來,膨脹的毛發讓它們看起來比較龐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營造一種強大的氣勢,來震懾敵人。
我們也可以在拒絕時借助這一方式,顯示出高大的架勢,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比如,正襟危坐,腰身挺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這樣能夠有效地增加拒絕的氣勢。雖然我們都不太喜歡傲慢的人,但在拒絕他人時,如果能夠擺出一些傲慢的動作,高昂腦袋,恰恰可以增強拒絕的效果。
·雙手胸前交叉,兩腳重疊
想象一下:當一個人在你面前,呈現出雙手在胸前交叉、兩腳重疊、表情嚴肅的樣子時,你會有什么感覺?一定會感覺這個人不好接觸,拒人于千里之外,很想逃離。事實上,這是對料想的攻擊所采取的一種警戒措施,或表示個人立場的堅定不移,拒絕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改變。如果你想表達拒絕,或是堅定自己的立場,不妨擺出這樣的一幅姿態,真的能夠讓你氣勢倍增。
·不慌不忙地把玩身邊的東西
索尼的董事長井深大,每次對他人的話題不感興趣時,就不慌不忙地攤開報紙來看。很顯然,這是在表示拒絕。還有一位評論家,每逢有不喜歡的訪客到來,他就會一邊說話,一邊整理自己的名片,對方看到這樣的動作,往往就沒有了繼續聊下去的興致,主動選擇離開。
·傾斜身體或側身面對對方
當你想要拒絕他人的請求時,不妨傾斜身體,或是側身對著對方。采取這樣的姿態,即便不說話,對方也可以從你的氣勢中感受到“不”的意思。而且,這是一種攻擊性的姿勢,它能讓對方明白,你的“不”字是認真的,并不是隨便說說。
如果你用傾斜身體的非對稱姿勢面對他人,會讓對方感到不安。這一動作源自戰斗姿勢,在不少的武術當中,都會用這一姿勢迎敵。在拒絕的時候,采用這個姿勢,頗具侵略性,表達拒絕的態度很強烈。
·表現自身身體狀態不佳的動作
一位事業有成的丈夫,經常因工作冷落妻子,妻子情感孤獨,因而也開始怠慢丈夫,搬離了原來的家。丈夫責備妻子變心,強迫她回心轉意。妻子早已經沒有這個意思,大概是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不敢絕情地把丈夫趕回去。
丈夫越說越激動,妻子不想再聽,就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地按了一下眉毛下凹陷的位置。顯然,這是在表現身心疲憊時經常會做的動作。丈夫見此情形,突然就閉了嘴。見丈夫不再說話,妻子就小聲地說:“沒關系,你繼續說。”之后,丈夫又開始單方面地駁斥。
沒過一會兒,妻子又做了和剛才一樣的動作。經過幾次這一動作的重復,丈夫徹底閉了嘴。從始至終,妻子沒有說一個“不”字,最后,丈夫放棄了說服的念頭,默默地退出了。
肢體語言專家認為,表示身體狀況不佳的動作,是向交談對象發出否定的信息,比如:轉動脖子、用手帕擦拭眼睛、按眼瞼、拍肩膀、按太陽穴以及按眉毛下部等動作,都是身體向外界發出的拒絕信號:“你的話讓我感到疲憊,我希望你別再說下去。”
其實,表示拒絕的姿態和動作不止以上幾種,還有諸如轉頭、轉身、攤手、撇嘴、聳肩等動作。在拒絕他人的時候,如果能夠做到靈活運用,都可以增強你的拒絕力。
上一篇:表達你的同情,安撫對方的情緒
下一篇:被人落井下石,與其爭辯不如自己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