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灰與電池的故事
16世紀中葉,意大利的沃爾塔發明了傳統的化學反應電池。方法是把銀片和銅片浸入水中,向水中加金屬鹽,連接兩個金屬片的電線就產生出電流。但這種方法缺點不少。首先,金屬鹽對反應槽會起腐蝕作用,而且靠加金屬鹽形式的電流不穩定。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發明家伯特·亞當斯決心對這種電池進行革新改進。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只用水作介質,以消除這些弊病。他用鎂作陽極,用氯化銅作陰極,使用水作介質就可以產生電流,但電流太微弱了。小小的電流表上的指針總是作不出較大的擺動。但是亞當斯是一個堅韌不拔的人,他仍然頑強的將實驗繼續下去。
亞當斯是一個煙癮很大的人,總是煙卷不離手,煙灰不斷灑落地上,即使在搞實驗時,也是如此。
一次,他坐在家里的舊椅子里,焦急地注視著火爐上的坩鍋,熔化的金屬冒著火焰,照亮了陰暗的房間。坩鍋中的混合物發出一股嗆人的怪味,又一鍋氯化銅要煉好了,可是正在這時,亞當斯手中煙卷長長的煙灰落到了坩鍋里。
“糟了,臟了!”亞當斯心想。他無可奈何地懷著僥幸心理做好了電極,并把它裝到撿來的嬰兒罐頭盒中。當他把自己的土電池加上水,接上電流表之后,電流表的指針猛然跳了起來,盼望已久的大電流終于出現了。“得到了!得到了!”亞當斯用力搖醒妻子,以致妻子艾瑪以為他被燙著了。
事后亞當斯分析,一定是煙灰中含的碳產生了作用,于是他在合金中加入各種含碳物質進行試驗,包括木炭、硬煤,甚至食用糖。每天夜里艾瑪都周期性地被七八個在黑暗里閃爍的燈泡和慌忙起身的亞當斯吵醒。最后,這種水介質電池終于成功了,它可以僅僅加水就能長期使用,并且輸出電流穩定,具有廣闊的使用前景。1940年左右,亞當斯申請并取得了美國專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政府擅自利用亞當斯的發明,同很多公司簽訂合同,生產了至少100萬只這種電池,將其用于氣象、偵察氣球和飛行員的救生裝置。貧困的亞當斯不僅不名一文,而且一無所知。當亞當斯于1953年知道這些后怒不可遏,并于1960年向當時專門受理控告政府案件的克雷姆法院起訴,控告政府侵權。1966年最高法院宣布亞當斯勝訴。美國政府為亞當斯支付了250萬美元賠償費。如今,亞當斯的發明隨著氣球奔向同溫層,跟著考察隊登上南極洲,伴隨著潛艇沉浮在海洋中,為人類進步事業做貢獻。
上一篇:流汗是一種精神
下一篇:牧羊人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