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低內耗的生活
1
我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看上去特別文靜,似乎對什么事情都淡淡的,不愛出風頭,但是與班里的每一個同學私交都不錯,包括一些很孤僻的人。人緣好并不能說明什么,她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自制和堅持。大學四年,只要沒有課的時候,她每天都會早上九點準時到圖書館看書,下午四點回宿舍,不過她并不是個瘋狂學霸,晚上會像大多數同學一樣,參加社團活動,也去夜店。她還買了一臺掃描儀,兼職幫一家公司做簡報,掙點外快。她成績很好,同學喜歡她,教授們也喜歡她。臨近畢業季,大家都還在點燈熬油地苦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她已經找到了一份很理想的工作。
在特別容易虛度光陰的大學時光里,我最佩服的就是她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無論她領先別人多少步,她身邊的人都會真心替她高興。可能會有些羨慕,但沒有嫉妒,更不會有詆毀。
大學期間的女生正是比較鬧騰的年紀,經常可以看到有女同學抱著電話跟男朋友吵架,或是因為來不及準備考試而抓狂,有時候跟同學鬧點兒小別扭,或者喜歡哪個男生犯點兒花癡……這些事情從來都沒在她身上出現過。我覺得,她似乎從來都不讓無聊的事占大腦內存,所以運行得非常快速。
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會在一些無謂的事情上特別用力,比如與他人一爭長短,比如失控地發泄情緒,比如損人不利己地妒恨別人。他們的時間、心力大多都投放在能夠給自己帶來最大收益的事情上,其余的時間,則都用來享受生活。
就是這樣的特質,讓他們在人群中更容易被識別。與大多數人相比,他們顯得從容、精致,工作比較出色,享有更好的生活。
2
我們每個人都潛藏著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正確使用這種能量,就能取得一番成就。如果這種心理能量沒有得到正確使用,就會產生巨大的內耗,足以讓人一生一事無成,并且帶來很多情緒上的困頓和失意。
很多時候,想要過上簡單有序的生活,最大的困擾就是遭遇心理上的“內耗”。一旦這種內耗產生,你的心就會像吵吵鬧鬧的火車站一樣,得不到片刻安寧,每天不是為這事操心,就是為那事擔憂。
“內耗”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損耗了太多的心理能量,轉移了注意力,浪費了精力,長期的內耗更會讓人感到身心疲憊,無法以一個良好的狀態去面對生活,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就算理智要求自己專注,潛意識還是會進行自我消耗。
那么過低內耗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感覺呢?就是不管你做什么,都會感覺到如魚得水,對生活有一種穩定的把控感,即便碰到難題,大腦也不會強迫你死盯著眼前的障礙發愁。低內耗的生活是一種良性循環,會讓生活愈發趨向輕松。反之,高內耗是一個無休無止的惡性循環——你越是內耗,情緒越是低落,對自己的表現就越是不滿意,接著你很快會發現自己又陷入了新的內耗之中。
3
當然,這種高內耗的惡性循環是可以被打破的。
低內耗的人活得輕松,并不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天寒天暖,柴米油鹽,日常的瑣碎和困擾一個都不會少,支撐他們淡然自若的,是他們強大的內心。目標明確、處變不驚等等這些特質都是外在的表現,他們的心是一枚堅硬的堅果,這才是他們精神的內核。有這樣一種內心力量,他們不需要色厲內荏,也不屑于怨天尤人。他們展現給我們的樣子,總是心無旁騖地走自己的路,因為不在繁文縟節上浪費時間,反而能夠更細致地品味生活。看上去,他們像一群目光堅定的斗士,又是細膩溫婉的性情中人。
想清楚為什么而活的人,自然總是有自己的理想,并且總是努力去做,這種人就是內心清晰而又強大的人,只要你愿意,你也能做到。
對此,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幾乎能克服一切‘怎樣’的問題。”
當我們想清楚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這種生活就是一種有意識的,經過個人選擇的生活,便會體會到一種量身定制的感覺,它會將我們的生命內耗降到最低。
所以,簡單生活,不僅僅是在生活上做減法,更是在心靈上做減法。進行一次深度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整合。你會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時候活得累,內耗高,就是因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心一直在努力,身體卻沒有行動,卸下那些沒用的思想包袱,輕裝上陣,給自己規劃一個美好的未來。
上一篇:請給你的對手留一扇窗請給你的對手留一扇窗
下一篇:過分的執念是對自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