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內心真正的所需所愿
1
我朋友小夏,辭職去讀MBA(工商管理碩士),日子過得很是悠閑,每天上上課,讀讀書,在朋友圈中秀秀自己最近看了什么電影,烘焙了什么好吃的點心,養了郁郁蔥蔥的綠植,隔段時間跟朋友們吃個飯、做做SPA(水療養生),滋潤得不得了。有一天她突然發現,有幾個相熟的朋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叫她一起玩了,給他們發微信,發現并沒有被拉黑,但是被設置了分組,屏幕上出現一條尷尬的黑線,他們屏蔽了她的朋友圈。
“我什么地方做錯了嗎?”她悶悶不樂地說。
她大概就錯在活得太舒服了,顯然,有些人不想看她整天那么悠閑,所以小夏被他們集體冷落了。聽起來很幼稚,但是這種奇葩行為,在成年人的交際圈中屢見不鮮。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你還在茫然無措,人家已經咬牙切齒了。
誰活著都不容易,再光鮮的人生,背后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老祖宗告訴我們,別光看賊吃肉,賊還經常挨打呢!
比如屏蔽小夏的那些人,看著她整天享受生活,不用上班也有錢花,看看自己天天加班,辛苦奔波,心里就不平衡了。但作為朋友,難道他們不知道嗎,小夏在過去長達十年的職業生涯里,休假的時間一年加起來還不超過一個月,每天都像個空中飛人一樣飛來飛去,世界各地出差,他們在家里酣然入夢的時候,小夏可能還一身疲憊地坐著“紅眼航班”呢!
有一次,她在深夜回家遇到搶劫,為了保護筆記本電腦里的重要資料,她死死拉著歹徒不撒手,被拖了幾十米,渾身都是傷。如此血拼了十年,才換來這幾年一邊充電一邊休息的安逸生活。
2
不停地與身邊的人比較,只能使人際關系惡化和變質。因為是朋友,就非要把對方的生活當作參照物,把人家的生活水準當成自己幸福與否的標準,這不就是自取其擾嗎?
這樣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喜歡自己,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也不滿。如果我們喜歡自己,就不需要從外在尋找東西來填補,也就不必對他人的成就表示不服氣和不認同,冒出你憑什么過得比我好的念頭。
不與別人攀比,不等于不追求更好的生活。想過好日子,這樣的追求本質上是無可厚非的。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人類的本性,對人性進行譴責是不道德的。如果沒有想過好日子這種欲求,我們也許還停留在原始社會呢!但是要搞明白,想要的東西,是真正提高了你的生活品質,還是僅僅滿足了你的虛榮心?
虛榮對人際關系有害無益,對想要過好日子的愿望也沒有幫助。虛榮的最大表現就是愛橫向比較,通俗地說就是喜歡與其他人比較,例如,有的姑娘節衣縮食吃了兩個月泡面買了一個名牌包,她明知道自己并不需要這個包,這個包也不能幫她過上好日子,買下它只有一個原因:受不了“別人有我沒有”的事實。橫向比較很容易讓人迷失,陷入嫉妒或是其他任何可能潛在地毀了你人際關系的負面情緒。
還有一種比較是縱向比較,縱向比較就是跟自己比,跟自己的過去比,找到自己一天天一年年的變化,以進步的心態鼓勵自己。與其與別人比,在無數個黑夜里咬碎銀牙,不如騰出一些時間,安靜下來,感知自己的感覺并標注出來。然后問自己一些問題,如“生活中最想改善的部分是什么?”“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了什么?”在捫心自問時寫下真實的答案,從而得以窺見自己內心真正需要治愈的地方。
你肯定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愿望:想換一個更大的房子,還是在工作上更進一步,抑或是通過專業技能的考試,還是開一家自己喜歡的店。找出根本問題,找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所需所愿,然后你才能全力以赴,向困難挑戰,并投身于改善自己生活的事業中去。
3
我經常想,人生苦短,究竟怎樣才算是對自己好?在我看來,買柔軟的毛巾和舒服的拖鞋,買高品質的睡衣和床單,未必比買名牌包包、昂貴的時裝差;握著一個白瓷杯,悠閑地喝個下午茶,也許比穿著晚禮服、踩著高跟鞋、握著酒杯喝紅酒更自在;在陽臺上養滿綠色的植物,不一定就比滿抽屜的珠寶掉價。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精彩的人生,背起背包去遠足是一種人生,踏板沖浪是一種人生,采菊東籬下是一種人生,發奮工作取得耀眼成就也是一種人生……
我們不可能把每種人生都過一遍,一個人想要過得好,就不能被大千世界中的亂花迷住了眼,忠實自己的內心,剔除過多的欲望,簡化目標,知道自己最想過哪種生活,然后專注于自己腳下的路。
人生是一條單行線,逝去的時光不會回頭。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排除干擾,找出內心真正的所需所愿,實現美好的生活和心靈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課題。愿我們都能輕裝上陣,快馬前行。
上一篇:快樂工作,詩意生活
下一篇:換個角度看待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