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而不是盲從他人
日常生活中,可能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觸:對于那些已經經過前人證實的觀點或者眾人都認同的思想,我們通常會本能地接受、省略思考的過程。事實上,如果一個人總是有從眾心理的話,那么,他最終會變得隨波逐流,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一事無成。
哲學家尼采說:“我們不能被人們的心理波動所驅使,錯誤地判斷事物是否重要。”也就是說,對于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有自己的思考,要養(yǎng)成凡事不要看表象的習慣,對于問題要有尋根究源的愿望,然后巧用邏輯思維找到答案。這一點,一千多年前的伽利略就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表面上看,重的鐵球應該是最先著地的,但實際上,伽利略向所有人證實了事實并非如此。
從這里,我們應該有所啟示,很多時候,事物的表象往往具有迷惑作用,要想撥開迷霧,你要善于運用邏輯思維。因為邏輯思維既不同于以動作為支柱的動作思維,也不同于以表象為憑借的形象思維,它已擺脫了對感性材料的依賴。
一位心理學家稱,每個人都容易羨慕別人,因為在比較中,你總會發(fā)現(xiàn)比你優(yōu)秀的人。很多人不禁感嘆,自己何時能趕上別人?世界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著有《思考致富》一書,在書中,他提出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希爾強調,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終絕不會富有。如果你想變富,你需要“思考”,獨立思考而不是盲從他人。
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每一個事物都應該有一個主觀的看法和評價,一味順從別人的看法,你將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路。然而,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已經習慣了聽從他人的意見,甚至缺乏判斷和選擇的能力,這樣的人又怎么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又怎么可能獨當一面呢?
所以,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希望在未來社會也闖出一片天地,那么,從現(xiàn)在起,無論遇到什么,都要學會獨立思考,切勿人云亦云。
為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采用穩(wěn)健的決策方式
有時候,你的大腦可能會一味地陷入哪個好哪個壞的爭論之中,事實上,只要沒有明確的二者擇一的必要,就不必太早決策。
2.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不能獨立思考,總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見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正確決策的。如果不能有效運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隨時隨地因為別人的觀點而否定自己的計劃,將會使自己的決策很容易出現(xiàn)失誤。
3.不要總是什么都試圖抓住
過高的目標不僅起不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由于目標定得過高,帶來一定心理壓力,束縛決策水平的正常發(fā)揮。事實上多數(shù)環(huán)境中,如果沒有良好的決策水平做支撐,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勢必將處處碰壁。
4.不要怕工作中的缺點和失誤
成就總是在經歷風險和失誤的自然過程中才能獲得的。懂得這一事實,不僅能確保你自己的心理平衡,還能使你自己更快地向成功的目標挺進。
5.不要對他人抱有過高期望
不聽從他人,但也不能對他人百般挑剔,要知道,希望別人的語言和行動都要符合自己的心愿,投自己所好,是不可能的,那只會自尋煩惱。
一個人,活著就必須活出自我,就要學會支配自己的大腦,就要有自己的主張,這樣才能保持一個人的格調。總之,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原則,當你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而一味迎合,也沒必要因為害怕得罪人而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
一個有從眾心理的人是很容易人云亦云的,這種心理足以抹殺一個人的前進的雄心和勇氣,阻止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去換取成功的快樂。它還會讓我們跟隨他人的腳步而只能停在別人的身后,以致一生都碌碌無為。因此,如果你想獲得成功,那么,從現(xiàn)在起,無論遇到什么,你都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上一篇:消除拖延思維,立即行動
下一篇:猜疑會捆綁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