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鮮花之絢麗,得果實之香甜
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快,誘惑隨之增多,很多人在誘惑面前停下了自己的腳步。面對層出不窮的誘惑,很多人忘記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利欲的旋渦中糾纏不休。
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懂得適時舍棄,我們就可能被各式各樣的包袱壓垮在前進的途中。
拉斐爾11歲那年,常常去湖心島釣魚。在鱸魚釣獵開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母親早早又來到湖心島釣魚。安好誘餌后,他將釣鉤一次次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余暉下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忽然釣竿的另一頭沉重起來。他知道一定有大魚上鉤,急忙收竿。終于,拉斐爾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魚拉出水面。好大的一條鱸魚啊!
這時,母親看看表,已是晚上10點——但距允許釣獵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
“你得把它放回去,兒子。”母親說。
“媽媽!”拉斐爾哭了。
“還會有別的魚的。”母親安慰他。
“再沒有這么大的魚了。”拉斐爾傷感不已。
他環視四周,已看不到管理員或其他釣魚的人,但他從母親堅定的表情中知道無可更改。暗夜中,那鱸魚扭動著身軀慢慢游向湖水深處,漸漸消失了。
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來拉斐爾成為紐約市著名的建筑師。他確實沒再釣到那么大的魚,但他卻為此終生感謝母親。因為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獵取到生活中的大魚——事業上成績斐然。
曾有人寫過這樣一首小詩:
不舍棄鮮花的絢麗,就得不到果實的香甜;
不舍棄黑夜的溫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艷。
自然界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必要的舍棄是為了更好地獲得。“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這些話只是一種辭令,可以說只是為了一廂情愿的心理滿足罷了,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不符合生活的辯證法。
有人認為,“人生之難勝過逆水行舟”,此話不假。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獲得和失去之間的矛盾時刻困擾著我們,懂得了取舍之道并運用于生活,我們就能從萬難中解脫出來,在人生的道路上進退自如。
有一位哲人認為:人生最遠的距離是“知”和“行”。有舍棄才有獲得,道理誰都懂得,可是要照著去做,那可就不容易。不容易在哪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舍棄任何美好的東西都會很痛苦。在選擇與放棄之間,我們務必要慎重考慮、慎重選擇。
上一篇:至少你要“敬業”
下一篇:追求美,但不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