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損折己,反而能幸存
自損折己,反而能幸存
老虎、狼、狐貍一起去打獵,收獲了一只羚羊、一只狍子和一只兔子。
老虎問狼:“這些獵物應該怎么分配???”狼想都沒想就回答說:“公正的分法就是:羚羊歸你,狍子歸我,兔子給狐貍?!?/p>
老虎聽了,舉起爪子,就把狼抓死了。
接著,老虎又問狐貍:“獵物應該怎么分配???”狐貍想都沒有想,馬上回答道:“公正的分法是:羚羊可以作為您的美食,狍子可以成為您的佳肴,而兔子可以成為您的點心?!?/p>
老虎非常滿意狐貍的回答,說:“你怎么這么聰明,是怎么知道這個答案的?”
狐貍回答說:“你抓死狼的時候,我就知道答案了!”
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但是,有時候好漢也要吃得眼前虧。以上面這個故事為例,狐貍分不到任何獵物,看來是吃了眼前虧,但若它不這樣說,換來的就很可能是老虎的利爪奪命,你認為哪個更劃算?
在生活中假設有這樣一個狀況:你開車和別的車擦撞,對方的車只是“小傷”,可是對方車上下來四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豎立,圍住你索賠,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手。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
你當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受傷!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么看來也只有“賠錢了事”了!所以說:“好漢要吃眼前虧。”因為眼前虧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韓信是“好漢要吃眼前虧”的典型,在他未成名之前,有個地痞無賴要他從胯下鉆過去,不然就打他,韓信知道自己不是對方的對手,只好忍辱爬了過去。當然,如果當時他不堪忍此侮辱,恐怕會招致一頓拳打腳踢,他終于還是選擇吃了眼前虧,才有了后來率領百萬大軍逐鹿中原。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好漢要吃眼前虧”的目的,是以吃“眼前虧”來換取其他的利益,是為了更高遠的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或災難,甚至把命都弄丟了,何談未來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碰到眼前虧,會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與對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敗涂地不能再起,有些人則獲得“慘勝”,但是元氣大傷!
所以,當你碰到對你不利的環境時,千萬別逞一時之勇,也千萬別認為“士可殺不可辱”,寧可吃些眼前虧,要知道“俊杰”往往都是那些善識時務的人。
上一篇:能忍小事,方能立大業
下一篇:若能吃虧,必少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