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則讓你“有種”
在我們這個時代,“原則”是一個很模糊的詞語,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個很廉價的詞語,我們周圍更多的聽說的是“通融通融”、“人情”、“關系”、“疏導疏導”等,因此,堅持原則有些人甚至認為是一種迂腐乃至愚蠢的行為。但是,堅持原則讓你“有種”。
原則是什么,原則就是基于事物規律制定出的一些規則,是人們普遍承認的,帶有普世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由于人類本身的惰性和貪性,堅持原則會讓人付出代價。比如某些官員堅持原則可能就會危害一些人的利益,因而就會受到排斥和打擊;生活中我們堅持種種原則,就會遇到諸多不便等。但原則就是原則,是接近真理的一種東西,會讓我們心理獲得安定,因此必須要堅持。
堅持原則是需要勇氣的,沒有勇氣、意志薄弱的人堅持不了原則,被別人一誘惑,被現實一施加壓力,很容易就妥協了,就不管事情本身的性質是什么,只想把事情快點了結。但是,只有堅持原則的人才能變得優秀,也只有堅持原則,才能把事情真正辦成。堅持原則讓你“有種”。
西點軍校是世界著名的軍校。1966屆有一位不幸的新學員,由于過不慣冷峻單調的生活而心慌意亂,他跑去參加一個學員的宗教團體晚會,想在那里找到幾個小時的安慰。當時,他不知道按照章程規定他有權參加這個聚會,他是忍不住去的,并在自己的缺席卡上填了“批準缺席”。當晚回到宿舍后,他又回顧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左思右想總覺得自己犯了錯。于是,便向學員榮譽代表坦白交代了。這時他才知道自己有權參加那個聚會。但一切都為時已晚了,雖然他的行為一點兒也沒有違反校規,但榮譽委員會認為他有違反榮譽準則的動機,因而有罪,第二天他就被開除了。
西點軍校之所以處于世界軍校中的云端,與其原則極其嚴明是分不開的。對原則的毫不妥協的堅持,讓西點軍校培養出了有嚴格紀律觀念的軍事人才。西點人對于自己原則的堅持也讓世人敬仰。
生活中大到一個學校,一個組織,一個團體,小到一個家庭,一對夫妻,乃至我們一個個體之人,都需要堅持原則,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夠正常運行。因為原則是基于每個人的利益制定出來的,是大家都需要遵守的,你不遵守,勢必要危害別人的利益。比如春節排隊買票,每個人都需要排隊,先到先買,這是原則,然而你不堅持,那么就會讓有些先排隊的人買不到了,然而大家都歸家心切。
如果你在一件事上堅持原則,那么就是堅持了公平,捍衛了正直,選擇了勇氣,就會贏得大家的信任。堅持原則需要付出內心能量,有些情況下還不可避免地要與某些勢力作斗爭,但你保護的是更多人的利益,這是值得的。堅持原則是一種勇敢之舉,堅持原則讓你“有種”。
比爾小時候,一有機會就到湖中的小島上他家的那小木屋旁釣魚。一天,他跟父親在薄暮時去垂釣,他在魚鉤上掛上魚餌,用卷軸釣竿放釣。
魚餌劃破水面,在夕陽的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隨著月亮在湖面上升起,漣漪化作銀光粼粼。
魚竿彎折成弧形時,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家伙上鉤了。他父親投以贊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戲弄著那條魚。
終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精疲力盡的魚拖出了水面。那是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趁著月色,父子倆望著那條煞是神氣漂亮的大魚。它的腮不斷張合。父親看看手表,是晚上10點——離釣鱸魚季節的時間還有2個小時。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他說。
“為什么?”比爾很不情愿地大嚷起來。
“還會有別的魚的。”他父親說。
“但不會有這么大的了!”比爾又嚷道。
比爾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沒有漁舟,也沒有釣客。他再望望父親。
雖然沒有人見到他們,也不可能有人知道這條魚是什么時候釣到的。但比爾從父親斬釘截鐵的口氣中知道,這個決定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進水中。
那魚擺著強勁有力的身子沒入水里了。小比爾心想:我這輩子休想再見到這么大的魚了。
那是34年前的事。今天,比爾先生已經成為了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師。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后,比爾再也沒有釣到過像他幾十年前的那個晚上釣到的那么棒的大魚。可是,每當他想要放棄自己原則的時候,他就會想起那天晚上,想起父親堅決地讓他放走的那條大魚,他內心便充滿了堅守正義、科學的力量。
比爾先生成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師,與那條大魚是有關系的,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如果比爾爸爸沒有讓他放走那條大魚,那就相當于無形中默認可以不遵守原則,這樣比爾養成習慣后,在講求科學精密的建筑界能不出問題嗎?當今我國有太多太多的豆腐渣工程,勞民傷財,危害國家,如果那些負責人、那些建筑師心中也有那么一條“大魚”,就不會出那么多問題了。
原則,很多時候是這個世界上很神圣的東西,捍衛原則是高尚的行為,是心理強大的反應,英雄人物都有他們的原則,并能為之捍衛,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所謂“英雄氣短”在部分程度上就有這層意思。也因此,他們在堅持原則時的舉動也化為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關羽的“十八年身在曹營心在漢”也讓他淋漓盡致地書寫了“義”字原則。南京英雄司機謝二喜在發病暈倒前將公交車穩穩地停在了路邊,淋漓盡致地書寫了“愛崗敬業”的原則。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堅持原則的女英雄,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瑪格麗特·扎迦利是美國俄勒崗州達拉斯市的一名女護士,今年已經74歲了,退休在家。她經營著一所公寓用于出租。她對每一位租戶都說她會負責他們的安全,這也是她的義務所在。
2002年的一天,當瑪格麗特·扎迦利坐在她出租經營的一幢綜合性建筑的公寓里時,外面突然響起了一陣槍聲。這時候,瑪格麗特·扎迦利并沒有逃跑躲起來,而是沖進火線挽救他的住戶。只見一名租戶——59歲的夏洛特·伍茲倒在庭院里60英尺遠的地方,血流不止。盡管當時持槍者仍在二樓的陽臺上射擊,經驗豐富的退休護士瑪格麗特·扎迦利還是跑向了伍茲。她跪在伍茲身邊護理并安慰這位受傷的婦女,直到警察趕到。經過5個小時的周旋,警方抓獲并逮捕了那名襲擊者。
瑪格麗特·扎迦利是一名女英雄,她在用生命堅持著她“我要負責住戶安全”的原則。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已經遠遠超出了經營賺錢的目的,而是成為了一個社會的道德楷模。堅持原則會讓人付出代價,但正因為會付出些代價,也才能顯出堅持者的勇敢。只有勇敢者才能堅持原則,他們敢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敢于和損害自己利益和大眾利益的不良行為作斗爭。堅持原則的人顯得“有種”。
生活中我們太多人不能堅持原則,他們為了一點點利益或迫于一點點壓力,就采取“墻頭草,隨風倒”的處事策略,這也會給人留下不可信任的感覺,而失去誠信的代價是巨大的。一個人只有堅持原則,才讓人覺得可以相信,才有很多人真正從心里愿意和你做朋友,有事情發生時也才會找你。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就像上面瑪格麗特·扎迦利這位女經營者,她的生意不會興旺嗎?肯定會,因為她的原則精神已經感動了很多人,說不定很多人出于仰慕就會住她的公寓。因為她是堅持原則的,是勇敢的,是“有種”的。
上一篇:圣安·瑪麗亞的人生自訴
下一篇:奧運圣火的力量——夢想讓你承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