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交易,也該有感恩的心
即使是交易,也該有感恩的心
很多人覺得生意、買賣、雇傭與被雇傭,這些都是一筆簡單的交易,你出錢,我出力,或者我出錢,你給我商品,完全是等價交易,難道還要感恩嗎?
如果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觀點確實沒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很多關系歸根結底都是一筆交易,無論別人給了你多少好處,歸根結底都是你自己賺來的,何必感恩呢?
但是,如果大家都這么想的話,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缺乏人情味啊。其實,任何時候,不妨都相互感激,把一筆交易變成充滿溫情的相互饋贈,不是更好嗎?在公司,老板感恩員工,因為是員工為公司創造了財富,員工感恩公司,因為公司給了他們舞臺。顧客感恩商家,因為商家為顧客提供了商品和服務。商家當然也要感恩顧客,因為顧客是商家的衣食父母。
有位父親曾經這樣告誡他剛步入社會的兒子:“遇到一位好領導,要忠心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運氣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煉自己的技藝。”
這位父親無疑是睿智的。好工作當然是用自己的工作能力換來的,可是,換一個角度講,把這筆人力資源與薪水之間的交易轉換成溫情脈脈的相互感恩關系,不也很溫馨嗎?
程序員劉威在一家IT公司干了五年,正當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公司卻倒閉了。這時,又恰逢他的父親生病住院,他必須馬上找到一份新工作。
有一家軟件公司招聘軟件工程師,待遇很不錯,劉威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應聘了。憑著扎實的專業知識,他過了筆試關。可惜在面試的時候卻被淘汰了。
盡管如此,這家公司對軟件產業的理解還是讓他感覺耳目一新。于是,他給公司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貴公司花費人力物力,為我提供筆試、面試的機會,我雖然落敗了,但長了很多見識。感謝你們的勞動,謝謝!”這封郵件先是到了人力資源主管手里,又經過層層傳閱,后來被轉發到了董事長的郵箱里。
一個月后,劉威卻意外地收到了該公司的電話,通知他去上班。原來這家公司看到了他知道感恩的品德,在有職位空缺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他。
在任何地方,知道感恩的人都會更受到歡迎。因為他們讓原本冷冰冰的交易行為變得溫情脈脈。
可是,現在有很多人可以為一個陌路人點滴的幫助而感激不已,卻無視朝夕相處的上級、下級,還有每天都可以碰到的服務生和商家的種種幫助。他們將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視為純粹的商業交換關系。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曾這樣寫道:
現在,每當我想起我曾供職的公司,想起我當年的老板休伊特和塔特爾兩位先生,內心就涌起感激之情,那段工作生涯是我一生奮斗的開端,為我打下了成功的基礎,我永遠對那三年半的經歷感激不已。
所以,我從未像有些人那樣抱怨老板說:“我們只不過是奴隸,我們被雇主壓在塵土上,他們卻在美麗的別墅里享樂,高高在上。他們的保險柜里裝滿了黃金,他們所擁有的每一塊錢都是壓榨我們這些誠實的工人得來的。”我不知道這些抱怨的人是否想過,是誰給了他們就業的機會?是誰給了他們建設家庭的可能?是誰讓他們得到了發展自己的可能?如果他們已經意識到別人對他的壓榨,那為何不一走了之,結束壓榨?工作是一種態度,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
誠然,雇用與被雇用,買與賣都是一種契約關系,可在這種契約關系的背后,就不能有溫情的成分嗎?正是因為我們有了這次工作機會,才有了生存的物質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的人生閱歷才得以豐富;我們的能力和才華才有得以施展的機會和空間。所以,為什么不感謝你的領導、你的下級、為你服務的商家和服務生呢。
成功學家安東尼說:“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有了一顆感恩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溫情脈脈一些。
上一篇:助人如助己
下一篇:厚道比詭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