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控制和調節情緒,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能量
情緒管理是每一個職場中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因為情緒會直接影響工作狀態。一個員工充滿負面情緒, 不僅會影響自身工作效率, 還會影響整個單位的氛圍。而一位情緒積極、穩定的員工, 不但會受同事歡迎, 在面對難題挑戰時也能冷靜處理, 釋放職場正能量。
情緒化是影響職場晉升的重要因素。據調查顯示, 約有87%的企業經營者會因為擔心情緒化的員工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敢對其委以重任。因此, 對一個員工來說, 必須盡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更多地釋放出正能量。
隨著職場中競爭的激烈和壓力的增加,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只要我們善于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換個角度, 變換一下思維方式, 負面情緒也可以轉化成正能量。
在2012年2月2日的《每日新報》上, 記者白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負面情緒也能轉成 ‘正能量'” 的經典案例。
陳穎在雜志社做編輯、記者, 兩年的工作經歷雖然讓她積累了一些經驗, 但年輕氣盛的她遇事還是有些沖動。
年前, 領導讓陳穎去采訪一位私企老總, 當時正值年底, 大家都很忙, 本來約好的采訪被一再推遲, 陳穎接連三天到對方公司等待采訪時機, 都被告知老總在開會, 她連老總的面都沒見到。陳穎因此有些氣惱,離開這家公司時, 她對老總的秘書發牢騷說:“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他忙呀, 我也很忙, 不想接受采訪就直說, 何必難為人。”
可話一出口, 陳穎就后悔了。她生氣的是老總爽約, 后悔的是自己太沖動了, 不該發那樣的牢騷。可話已出口, 難以收回了。
當晚, 陳穎接到老總秘書的電話, 說老總年前太忙, 實在沒時間接受采訪, 等年后有機會再說。眼睜睜地看著采訪被自己搞砸了, 陳穎的郁悶、生氣、后悔等情緒交織在了一起, 可光生氣解決不了問題, 得想辦法去彌補這件事兒。于是不服輸的陳穎下定決心:“我一定要采訪到這位老總!” 于是轉天一大早, 陳穎第四次去了那家公司, 足足等了一天, 就在老總準備離開公司時, 陳穎迎了上去, 做了自我介紹, 并為前一天的事情道歉。有感于陳穎誠懇的態度, 老總也為自己因為太忙而爽約的事做了解釋。
那天的采訪很愉快。事后, 陳穎說, 采訪之前她的情緒很不好, 被三番兩次地拒絕后, 連工作都提不起精神了,“但是, 如果我真的放棄了采訪, 會更加郁悶的。” 陳穎說, 那次的采訪經歷, 讓她學會了要反向想問題,“受自己負面情緒影響, 而做了某些沖動的決定, 當冷靜之后會覺得自己很 ‘傻'。而換個角度看看, 也許就有了動力。”
從以上常見的負面情緒例子中, 可見每種“負面” 情緒都可變成一股原動力, 推動當事人做出行動。這種推動力或者是指出了一個方向, 或者是給予一份力量, 有些甚至是兩者兼備。
在工作中, 誰都會產生不良情緒。善于控制和調節情緒的人, 能夠化煩惱為力量, 取得更大的進步。
閱讀思考
(1) 遇到陳穎所遇到的那種事時, 你會怎么做?
(2) 為什么說只要控制和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負面情緒也能轉化為正能量?
上一篇:開發幽默正能量, 笑著去工作
下一篇:敬業精神,能讓你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