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養晦之術
【點亮心燈】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莫言本人、他的作品、他的演講,在他獲獎后都成為了眾說紛紜的話題。對于褒貶不一的評價,他只是淡淡的一句:“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淡定于他而言如一汪清水,波瀾不驚卻洞察一切。也只有擁有如此智慧的人,才能在“若愚”的過程中尋得幸福的人生。
【百味人生】
2012年,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時間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人物,掌聲、鮮花、名利都涌上門來。但對他而言,一切都不曾有所改變,他依舊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莫言用他平實的話語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我生來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里有幾個霸道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后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里唯一的一個熱水壺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鉆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里鉆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
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揀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揀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揀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后,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么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并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引發了一些爭議。起初,我還以為大家爭議的對象是我,漸漸的,我感到這個被爭議的對象,是一個與我毫不相關的人。我如同一個看戲人,看著眾人的表演。我看到那個得獎人身上落滿了花朵,也被擲上了石塊、潑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著從花朵和石塊中鉆出來,擦干凈身上的臟水,坦然地站在一邊,對著眾人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寫作。我該說的話都寫進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我希望你們能耐心地讀一下我的書,當然,我沒有資格強迫你們讀我的書。即便你們讀了我的書,我也不期望你們能改變對我的看法,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作家,能讓所有的讀者都喜歡他。在當今這樣的時代里,更是如此。”
他斷然拒絕了陳光標贈送的別墅,顯示了與商業圈的格格不入;他謝絕了家鄉官員在他獲獎之后的種種榮譽性建議,表明了不圖虛榮的厚道本色;尤其是他在包括獲獎演講、接受采訪在內的多種場合均表達了自己最大的意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希望回到平靜的生活中繼續自己的文學創作。有人笑他傻,也有人對他的作品不以為然:“其實莫言算不上最好,還有更好的作家呢!”但這對莫言來說是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他依舊是他,那個風輕云淡、大智若愚的人。
【靜夜感悟】
大智若愚的人不但懂得寬容他人,也懂得善待自己。智在有一顆平常心,愚也在保持一顆平常心,這也許就是大智若愚之人的過人之處吧。
上一篇:吃虧是福
下一篇:天地只在一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