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率眾斗強賊
許褚以雄武有力被曹操收留,成為心腹將領,先拜都尉,后遷中郎將,累遷中堅將軍、武衛將軍。
許褚少年時代,正值東漢末年,暴動四起。他十四歲那年,和亳縣交界的汝南地區出現了一伙盜賊。這伙盜賊經常在許褚家鄉一帶出沒騷擾,鄉親們都很害怕。
緊急關頭,許褚對眾鄉親說:“事到如今,只要我們許屯村男女老幼團結一心,奮力抗擊,不一定打不退盜賊!”
眾人聽了許褚的話,覺得有道理,推舉許褚帶領大家抗賊。
為了抗賊,許褚把全村人分成四部分,其中成年以上的為三部分,一部分繞村挖溝,寬兩丈,深一丈,然后將溝內引水灌入,作為水障,以阻止盜賊來犯,村人出入則用吊橋;另一部分人,負責把挖出的土堆壘成墻,墻上挖上洞,以備用箭射賊;第三部分人負責打造弓箭。許褚本人,則帶領全村青少年日夜練武,以備關鍵時刻與盜賊格斗。沒有分到任務的婦女,則負責做好后勤工作。
許屯村男女老幼,日夜奮戰,經過半個月的時間,便把一個鄉村變成了一座能攻能守的堅固“城池”。
這一天盜賊朝許屯村撲來。許褚讓大人們全部隱蔽在房上,青少年則守在土墻的各個洞口,嚴陣以待。
當眾盜爬上溝岸時,許褚號角一吹,墻上、洞口亂箭齊發,射得賊人死的死,傷的傷,爭相逃命。那賊頭大聲制止眾賊逃竄,卻被許褚瞄準一箭把帽子射飛,嚇得掉轉馬頭,俯身而逃。
賊人的頭一次進攻,就這樣被打退了。
許褚知道,盜賊是決不會就此罷休的。全村人又行動起來。他們搜集了家家戶戶汲水的長木桿,運來了村中所有的石頭,把木桿立在圍起的墻上,桿與桿之間以橫桿相連,每根橫桿上吊上用竹條編成的大笆斗,笆斗中裝滿石頭,一切準備就緒。
盜賊又來進攻了。戰斗打響了,眾盜賊蜂擁而上。只聽城內一聲號角,成千上萬塊石頭,從空中落了下,那些盜賊被砸得滿頭是包。盜賊的第二次進攻也被擊退了。
盜賊第二次進攻被打退之后,并沒有撤走,他們把許屯村團團圍住,坐等村內彈盡糧絕。
村內果然斷糧了。許褚讓人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入盜賊營中。信中說:村內已經糧絕,愿與你們和談。不過,和談期間,村內愿以牛與你們交換糧食,希望能答應;否則,誓死不降。盜賊頭同意了村中提出的和談條件。
交換開始,許褚令人取了糧食,把牛交給了盜賊。那些牛竟掙脫韁繩,發瘋似的往回跑,眾盜賊都不敢攔。許褚立即沖上來,兩只手抓住四只牛的尾巴,硬拉著前行百余步。眾盜賊一見,無不大驚失色。那盜賊頭目覺得村內連一個孩子都如此神勇,那大人的力氣就更可想而知了。于是,一聲唿哨,眾盜賊全部離去。
上一篇:讓夢想照亮未來
下一篇:鄧世昌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