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勤奮的李清照
那是在南宋時期,山東濟南府的一個書香門第出生了個女嬰,其父李格非給她起名叫李清照。李家生活優(yōu)裕,藏書甚富,李清照幼時就天資聰明,伶俐無比,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藝術熏陶。
李清照兩三歲時,父母就教她說話、吟歌;四五歲時,教她讀書認字;六七歲時,就讓她接觸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詩經》、《楚辭》和《唐詩》等文學作品。
十歲左右,李清照已經懂得了詩詞韻律,同時還作詩、填詞、繪畫和書法等。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貴客登門,都是些飽學多才之士,他們湊到一起,往往飲酒賦詩,揮毫舞墨,興致很高。
少年時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貴客登門,總是在一旁認真地觀賞和聆聽。李清照在學習、領會別人詩詞的同時,自己也練習寫作。她每創(chuàng)作一首詩詞,總要反復琢磨,不斷修改,直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才拿出來請別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薄暮冥冥,細雨紛紛,遠山如黛,濃云如墨。李清照站在窗邊,望著柳絮泉邊,重重竹簾外梨花飄然落地,竹影搖曳多姿,不由揮筆填詞,寫了一首《浣溪沙》,拿起瑤琴和著音律,輕輕撥動,隨聲唱了起來。音律柔美,娓娓動聽,客廳里的賓朋一聽到這美妙的音樂,都停止了談話,凝神聽起來:
小院閑窗春色深,
重簾未卷影沉沉,
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云催薄暮,
細風吹雨弄輕陰,
梨花欲謝恐難禁。
悠揚的琴聲和著美妙的詞韻讓賓客贊嘆不絕,都夸此女為才女。晁補之問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此首詞可是令愛所作?”
李格非笑道:“小女信口胡謅,請多指教!”眾賓客一聽,更是贊不絕口,晁補之驚喜地說:“信口一唱,便成佳作,真了不起呀!”
談興正濃酒將盡興,李格非興奮之余,把李清照平時寫的一些詞和詩拿出來,請這些博學的朋友們指點優(yōu)劣。
賓客們讀著這些詞,細細品味其中韻味,都不覺口出贊嘆之語。晁補之稱贊之余一語中的地說:“李家出了個才女,日后必然名揚海內,成為詞壇首屈一指之人物。”
上一篇:幸福快樂就在心中
下一篇:開創(chuàng)歷史的阿克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