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嚴謹的顧炎武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他一生為之奮斗的座右銘。也是后代仁人志士為之追求的愛國信條。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大學問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以書為師,以實踐為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求實精神,一直為后人所傳頌和效法。
顧炎武治學嚴謹,勤奮異常,據說他一生中沒有一天離開過書本。年輕的時候,他就讀了許多歷史、地理、文學、礦產、交通等方面的書籍。
一部《資治通鑒》有350卷,顧炎武不僅全部習讀鉆研,還從頭自尾抄了一遍。《詩》、《書》、《禮》、《易》一類儒家經典,《史記》、《漢書》等歷史名著,顧炎武甚至都能背誦下來。50歲出頭了,他還遍游魯、冀、遼、晉等地,邊讀書邊考察。
外出時,顧炎武常常是衣著簡樸,帶著兩匹馬和兩頭騾子,自己騎在一匹馬上,另一匹馬和兩頭騾子則馱著沉重的大筐,筐內裝的全是書。
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著,顧炎武坐在馬背上常常半閉著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誦起書來。背著背著,若有一處“卡殼”了,便立即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拿出書本來將背不出的地方反復溫習幾遍,直到背熟了,再繼續(xù)上馬趕路。
每到一處仔細詢問人們有關歷史、地理等情況,有與書上記載不相符的地方,親自實地考察,核對清楚,然后寫下筆記。途中若是遇到好書和珍貴文物,顧炎武就買下來;若別人不賣,他便全文抄錄或借來讀完再走。
顧炎武到過好多省,察看名關要塞,游歷名勝古跡,跋涉名山大川,往來行程兩三萬里,所讀新書達萬余卷。由于他以書為師,以實踐為師,書本知識和社會、自然知識都非常宏博,所以對天文、歷法、數學、地理、歷史、軍事和治國之道等,均有深刻的研究。
顧炎武一生中著書幾十部,卷帙浩繁,在中國學術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顧炎武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知識結合起來,他獨到的尊師敬業(yè)精神,足以為后人推崇和學習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一生為之奮斗的動力,他的以書為師,以實踐為師,讀書破萬卷的求實精神,一直為后人所傳頌和效法。
上一篇:永爭第一的精神
下一篇:王夫之隱居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