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詆毀他人的方式抬高自己,很快就會陷入窘境
出于生存的本能,人往往會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利益,因而就有了競爭、嫉妒等情緒。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有人不惜用詆毀他人的方式來抬高自己,哪怕沒有明顯的競爭關系,也會出于虛榮而這樣做。
詆毀他人,真的能夠抬高自己嗎?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些貶低他人的做法,不但沒能抬高自己,反而還會遭人厭惡和唾棄。這種做法,只能說明做事者內心陰暗,他們根本沒意識到,在貶低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被貶低了。在旁觀者的眼中,無論別人做得好與壞,就算人家真的技不如人,才不如你,但你這種詆毀他人的做法,本身就不值得人尊重,起碼少了幾分雅量。
有句話說得好:“心中有佛,所見皆佛。”當外界的事物進入我們的頭腦時,都是事先經過了自我心識的加工,附加了主觀的感情色彩。無論是看人、看事還是看物,如果看到的都是陰暗的東西,只能說明自己陰暗。
有位女士很喜歡就審美的問題發表言論,她說:“我就不喜歡高鼻子,我們中國人,要那么大的鼻子干什么?大象的鼻子是大,但是好看嗎?鼻子大的人多半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她這么一說,不由得讓人多看了幾眼她的鼻子,發現原來她的鼻子太小。
她還經常說:“頭發太黑了,效果并不太好。因為現在時興染發,如果你的頭發又黑又亮,人家都會認為你是染的。到了外國,各式各樣的假發就更普遍了,要粗有粗、要細有細、要紅有紅、要黃有黃。這個時代,頭發已不能作為判斷一個女人美不美的標準了。”說了這么多,不由得讓人們又注意了一下她的頭發,原來她的頭發稀疏、干枯,一點都不柔亮。
隨著這位女士的美學理論的不斷發表,周圍的人逐漸發現,她的相貌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心胸也很狹隘,平日里根本沒什么往來的朋友。
這讓我們看到,太喜歡對他人評頭論足的人,其實是不太受歡迎的。道理很簡單,當他在詆毀別人的時候,旁觀者們都會想:現在,你在我面前詆毀別人,會不會將來的某一天,你也會在別人面前詆毀我呢?有了疑心,就會不知不覺與之拉開距離。時間久了,就會被孤立。
在社會中立足,只要做好真實的自己,展示出自己的價值就足夠了,用不著去貶損任何人。對于周圍的人,多看看對方的長處,多給對方一些贊美,自己收獲的也是美好與尊重。
上一篇:心懷信念,努力向前
下一篇:不辜負時光,年輕就該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