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知道真相
幾年前,妻子一位同事的丈夫因車禍意外身亡。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一下從天堂墜入地獄。唯一的兒子僅有三歲。一連幾天見不到曾經朝夕相處的父親,自然會詢問母親。
你爸爸出發了,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母親強忍淚水,沒有把真相告訴兒子。她擔心兒子受不了失去父親的打擊。
那他還會回來嗎?兒子不依不饒地問。
可能會吧?
那他會買禮物給我嗎?
應該,應該會吧。兒子純凈無邪的大眼睛,讓她禁不住大放悲聲。
媽媽,你為什么哭了?
因為,因為爸爸只會給你買禮物,而不會送禮物給我。
兒子咧著嘴笑了:我會讓爸爸也給你買禮物的。
葬禮上,現場氣氛肅穆,母親面容悲戚。不懂事的兒子則在旁邊喜笑顏開地彈玻璃球,對身邊的葬禮不聞不問。
當參加葬禮歸來的妻子向我講述當時的場景時,我也不由悲從心來,那個失去至親渾然不知的孩子真是太可憐了!與此同時,一個鏡頭在我腦海中閃現: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遇刺身亡后,在他的葬禮上,他年幼的兒子小肯尼迪掙脫了母親的手,沖著由衛兵抬起的父親的棺槨抬手敬禮。這個震撼人心的場景被現場的一位攝影師記錄下來,由此成為歷史上一個經典鏡頭,讓無數美國人潸然淚下。
妻子那位同事的兒子一天天長大,上了小學。有一天,和一位同學打架。那個同學打不過他,情急之下,說:我讓我爸爸打你,你沒有爸爸。
我有爸爸,你瞎說!
你爸爸早就死了!不信你回家問你媽媽。
他蒙了,哭著跑回了家。
我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他問母親。
母親看到無法再掩飾下去了,只能說出實情。
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實情?你不應該騙我!兒子的詰問,讓母親無言以對。
母親在當時沒有把實情告訴兒子,做錯了嗎?看起來并沒有錯。她想不到的是,兒子長大得這么快,大到了她沒法再將真相繼續隱瞞下去。父親去世,成為兒子的一個心結;母親的欺騙,同樣成為兒子心中的一個疙瘩。
在生活和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目睹這樣的場景:親人得了絕癥,家屬們刻意隱瞞。而患者無意間察覺了實情,由于怕家屬擔心自己受不了意外的打擊,也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雙方演戲一般,都在打太極,回避著殘酷的現實。不能否認,這種相互隱瞞,蘊含著真情厚愛,但這種關愛的背后,是壓抑、淚水和暗無天日的精神折磨。病人有知情權,表面看似脆弱的患者也有其堅強的一面。把真相告訴病人,然后大家一起去面對,這會讓彼此都減輕心理負擔。即使余生有限,患者也有機會利用短暫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否則在人生最后的階段稀里糊涂地走了,親人會后悔,將要離開者內心會充滿無限的遺憾。
上一篇:我們到底需要什么
下一篇:我還沒有準備好,你不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