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才能放下
豁達才能放下
只要命還在,就真走運
從前有一個人背著一個甕在路上走,不小心把甕打破了,他仍繼續往前走,朋友問他為什么不回頭看一看甕破的怎么樣,他回答說:破就破了,看有什么用?三十幾年前,家兄家里遭小偷,客廳的電視機被偷了,第二天家兄又買了同一款式的電視機放在客廳,我問家兄怎會這么舍得?家兄說:不然怎么辦?客廳本來有個電視機,現在被偷了,如果不再買一個放回去,回到家看不到電視,心里就會很失落、很難過。就當作丟了一些錢,錢可以賺,心情好,卻是金錢買不到的。這兩個故事,都在說明豁達才能放下的道理。
有個人有一天開車不小心,發生了車禍,車子被撞爛了,還好身體沒有受到傷害,回家告訴媽媽這件事。媽媽說:你真走運。媽媽問孩子是開新車還是舊車,孩子回答說:是新車。媽媽說:你真走運。孩子問媽媽:為什么開新車被撞爛,還真走運?媽媽回答:不管開新車或是舊車,只要命還在,就真走運。很多人開車被撞,一定覺得很倒霉,而這個孩子的媽卻能非常豁達地看待問題,只要命還在,就真走運。是啊!命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人生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呢?
豁達的人思想樂觀
天下事一得一失,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一杯水喝了一半,樂觀的人說還有一半,悲觀的人說只剩一半。到井邊挑水,樂觀的人看到上來的桶子是滿的,悲觀的人看到下去的桶子是空的。非洲人不愛穿鞋,樂觀的人說有很大的鞋市場,悲觀的人說沒有鞋市場。凡事都有兩面的看法,個性豁達的人思想樂觀,個性狹隘的人,思想悲觀,前者看到問題后面的機會,后者看到機會前面的問題。人的得失、苦樂很難定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古代驪姬剛要嫁到晉國的時候,悲傷哭泣,滿懷不樂意,等到嫁到晉國,享盡榮華富貴,才后悔當初為什么會悲傷哭泣,恨不得早一點嫁過去。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有的人認為人生充滿希望,有的人認為人生充滿失望,甚至抱持絕望的態度。有一個女生寄信給他的男朋友,打開信封里面只有一張空白的信紙,信紙的角落有一個破洞。男朋友十分不解,就去問他的朋友,一位朋友悲觀地說:你的女朋友要你看破,另一位朋友則樂觀地說:你的女朋友要你突破。任何一件事我們都可以看破,也可以突破,關鍵在于我們內心的看法是樂觀或是悲觀。
豁達的人思想通達
《老子》第23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宇宙一直處在變動之中,不管是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都不會持久不變。一般人看事物,往往只看到表面,而沒有看到里面;只看到正面,而沒有看到反面。其實,一切的事物都有表、有里,有正、有反,不能只從單方面去著眼。《老子》第2章:“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豁達的人思想通達,能夠體悟得失互見、禍福相依,天下很多的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相生相克。沒有左邊,哪里是右邊?沒有后面,什么地方是前面?一間教室的中點,不等于整棟教學大樓的中點。
《莊子·齊物論》:“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且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游,鰍與魚游。毛嬙麗姬,人知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孰知正處”?“孰知正味”?“孰知正色”?并沒有一定,因人、因事、因物而會有不同的意義,就像有人愛吃酸,有人愛吃辣,口味各有不同,有人愛吃糖,而對于有糖尿病的人而言,糖是他們的禁忌。《莊子·至樂》又舉一個例子,魯國國君在城外抓到一只海鳥,給它住好的房子,吃好吃的食物,聽好聽的音樂,沒幾天這只海鳥就憂悲而死,因為魯國國君是用養人的方法養鳥,而不是用養鳥的方法養鳥。
豁達的人樂天知命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蘇東坡《和子由澠池懷古》:“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都是對人生的無常抱持無限的感慨。豁達的人樂天知命,通情達理,面對無可奈何的人生,選擇勇敢承擔,寬豁大度。《莊子·列御寇》:“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鳥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莊子真是個非常豁達的人。
莊子突破世人對生死的看法,莊子妻死,莊子始哭而后歌。《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看待人的生命只是一種自然現象,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生死的問題,是人生最看不破、最放不下的事,莊子把生死都放下了,那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豁達的人寬厚待人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豁達的人能夠寬厚待人,樂于助人。樂于助人的人,是有福氣的人。我們每做一件善事,就像在銀行里增加一筆存款,我們幫助別人愈多,我們在人生銀行的存款就愈多,零存整付,哪天我們有困難、有危急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很多人樂于幫助我們。
能幫助別人的人,是表示自己有能力的人,幫助別人愈多,表示自己能力愈強。人是付出愈多,能力愈強,就像風箱,壓力愈大,風力愈強。一個人成就的大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付出愈多,成就愈大。同時,付出愈多的人,回報也會愈多,一個舍不得付出的人,誰愿意付出給他呢?
寬厚是仁者的度量。俗話說:“吃虧就是占便宜。”為什么吃虧就是占便宜呢?一方面是因為有能力吃虧的人,才會吃虧;一方面是吃一次虧學一次乖,從這次吃虧學到的經驗,下次就不會再吃虧,而且從這次吃虧得到的教訓,正是一種反省、精進的機會。
在人與人的相處里,實在很難說誰占了誰的便宜,張三占李四的便宜,可能李四占王五的便宜,而王五卻占了張三的便宜。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都要借助很多人的扶持、協助、鼓勵與安慰,每一個人不止是消費者,也應該是生產者,有能力的人應該多作一些奉獻。
豁達的人不計較得失
豁達的人淡泊名利,知足常樂,坦然接受人生許多的困難、挫折與無奈。豁達的人知道人生如潮水,總是起伏不定,一時的得,未必是長久的得,一時的失,也未必是長久的失,更何況人生的得得失失,全會過去,全都留不住,所以面對人生的一得一失,都能夠看得很開、看得很輕、看得很淡、看得很透。而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恩怨、情仇,也不會太在意、太計較,因為我們所以有煩惱、有痛苦,往往不是別人使我們煩惱、痛苦,而是我們自己拿別人的言語、行為來煩惱自己,使自己痛苦。
我們所煩惱、痛苦的事,如果放在另一個高度,把時間拉長,把空間放大,就沒有什么好計較的了。譬如一把鹽放在一個杯子里和一個池子里,咸度是不一樣的。豁達的人有大心胸、大氣度、大格局,不會小鼻子、小眼睛,心胸狹隘,一輩子記仇、記恨。
原諒別人,就是釋放自己。有一個人被陷害而判刑十年,出獄以后為了找仇家平反冤獄,卻又辛苦折磨了自己二十年,因為他不能放下,所以給自己增加了二十年的痛苦生活,精神上折騰自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建立自己的高度,是生命的大境界。誰沒有過去?誰不會犯錯?我們也許吃了李四的虧,受了張五的害,可是我們可能也曾傷害張三、陳六。冤冤相報何時了?以恨生恨,以愛止恨,我們學會忘記,舍得放下,我們才能享受幸福。撫平傷痛最好的辦法,就是遺忘和原諒。
豁達的人不怨天尤人
豁達的人知道苦難是老天的考驗,生命最艱苦的歲月,令我們成長最多。苦難是老天的恩典,人要借由苦難而成長、成熟。老天給我們苦難,是希望磨煉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更有能力。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不是天生就具備各種能力,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挫折是成長的動力,吃過苦的人,生命才深邃。
苦難是老天賞賜我們修行的機會,我們還不夠好,老天希望我們更好,所以提供許多修行的機會。沒有悲苦,不足以談人生。一個人的偉大,在于他承擔苦難的能力,我們把一切的苦難都視為必然,心就釋懷了。
苦難像座山,爬到山頂,它就在下面;苦難像條河,游過對岸,它就在后面。受苦是生命的真理,生命是受苦的過程,我們不知道老天要我們承擔多少的苦難,我們只能訓練自己有能力承擔更多的苦難。幸運是運氣,不幸是福氣。沒有吃過苦的人,不能體會人生的甜美,沒有苦難,不能成就英雄,只有經過大風大浪的人,才能笑傲江湖。豁達的人面對人生的苦難,把吃苦當吃補,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以聰明的睿智和寬厚的心胸,凡事坦然、泰然、豁然,與苦難和解而不是抵抗、對立,能夠自我解嘲,用幽默的方式擺脫困境。豁達的人在人生每次的低谷,都能抬頭仰望天空,懷抱無限的希望,調整腳步,重新出發,用豁達開朗的心情,在失敗的痛苦里,學到成長、學到經驗。
豁達就能放下
豁達的人坦然接受宇宙的無垠、人生的有限,豁達的人有真正的智慧認識自己能力的不足,不會和自己過不去,做自己能力不及的事。豁達的人思想樂觀,該放下的就放下;放下不是放棄,放下也是另一種獲得。豁達的人思想通達,知道有生必有死,人生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我們向老天借的東西遲早都要放下。天堂與地獄,都在我們心中,一顆豁達的心靈,就是通往天堂的鑰匙。
豁達的人樂天知命,知道很多事都不可強求,做人要有度,凡事適可而止,知足常樂。昨天已成灰燼,明天還是薪材,今天才是熊熊燃燒的烈火。豁達的人寬厚待人,有人脈就有錢脈,多一個朋友就少兩個敵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舍就舍,該得才得。思想狹隘的人是不快樂人,思想豁達的人懂得原諒別人、釋放自己。
豁達的人不計較得失,因為得與失都只是相對的理念。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為強分彼此,有了分別心,就會計較、比較,就會有掛礙,就會放不下。豁達的人想開了、想通了、不計較了,便全都能放下。
豁達的人不會怨天尤人,豁達的人知道苦難與人俱生,必須以通達的思想勇敢以對,在困境中要尋求改變,不能改變就欣然接受。
總之,豁達的人有廣闊的心胸,有容人的雅量,有通達的思想。沒有人是完美的(Nooneisprefect),我們不要再和自己過不去,人生不必活得這么累,繃緊的神經早晚會斷裂,學習放寬、放松,就能放下。
上一篇:虛靜才能放下
下一篇:豪邁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