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病人,言語要積極陽光
人在生病的時候,往往會焦躁、沮喪、情緒低落,經常心煩意亂或胡思亂想。整天面對醫院枯燥的白色,也往往會使人陷入慌亂,如果能用生動陽光的語言給對方的生活增添些樂趣和希望,他們的心情就會稍微好轉。但想要真正達到安慰病人的目的,則必須討巧,講究一些談話技巧也是有必要的。
1.交談要有針對性
一般和病人或者家屬的交談,離不開對病情和養生之術的探討,事先對病人的病況、情緒、相關疾病的保養有所了解,安慰就會更有針對性。比如,有些病人對自己所患疾病是否能治愈沒有信心,可以多介紹其他類似疾病病愈的例子,讓患者相信醫生,就可以減少憂慮;有些病人則對經濟負擔過于看重,一些實際的辦法,比如爭取醫保、單位補助、大病保險的預付等能分散病人的擔憂,也可勸慰對方“著眼健康”“不徹底治愈反而會反復花費更多費用”。如果病人只是厭煩醫院枯燥的生活,可以多講些有趣的事兒,多閑聊,也可幫對方帶些書籍、刊物、織針毛線等對方喜歡的消遣時光的物品。
2.真誠、坦率地安慰別人
病中的人情緒會更加敏感,最好不要用憐憫、緊張、隱秘的方式談話,否則,病人會以為自己的病情有什么“內情”,對病愈反而不利。誠懇地勸慰對方保重身體,技巧就在于交談時的音量要恰當,不要過低,語氣要溫和真摯而不憐憫嘲笑,用詞婉轉而不令人生疑。盡量讓患者以為你探望之后,為他感到愉快,心情輕松,真心為他病情好轉而高興,這樣更有利于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
3.多談一些開心的事情
患者單位的事情、家中的事情或者他關心的事情,挑選一些輕松愉悅的講給對方聽,或者征詢患者的意見,都可以讓對方感到自己受重視,感到家庭、單位離不開自己,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很多同事在探望病人時往往會安慰對方“單位的事不用你擔心,有我們呢,你好好養病”,這樣反而讓病人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或者自己將因為疾病而被替代,加重患者的思想負擔,于病情更加不利。
4.盡量輕描淡寫、放輕松
談論患者的病情時,要盡量輕描淡寫,放輕松點,不要語氣沉重,更忌竊竊私語,更不能與其談論有可能增加其憂慮和不安的消息與話題。可以說“多幸運呀,我也想生點小病,好好地休息幾天”或者“這點小病痛,過幾天就又能活蹦亂跳了,我們還等著你給我們唱歌呢”“你真幸運,最近我們都忙得腳不沾地了”。讓對方的心情不自覺地就輕松愉快起來。
總之,探望病人時一定要懂得什么話可以說什么話不可以說,應該怎樣說,讓對方感到更熨帖,才能達到鼓勵病人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心,也才能讓病人真正感激你。
上一篇:學會正確地提高語言表達力的方法
下一篇:小心說話,避開對方“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