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推銷自己
18世紀初,法國作家菲利斯在還沒有成名時,曾帶著自己精心創作的100多篇文章和一些積蓄來到巴黎,四處求教名師,希望能為人賞識。但是,四處拜訪卻沒人理會,送去的文章也都被打了回來。
有一天,菲利斯走到街上,看見一個小販在賣一把小提琴,這把小提琴的造型很奇特,上面還鑲了一些珠寶玉石。這個小販鼓吹著叫賣。不懂音樂的菲利斯拿出所有的積蓄,買下了小提琴。
菲利斯對圍觀的人說:“這的確是把好琴,千古難得一見,但是,此地并不是演奏之處,若要欣賞我的高超演奏技藝,請于明天上午到市中心廣場來?!?/p>
第二天,一大群對琴藝向往的人,聚集在市中心廣場等待菲利斯奏琴,菲利斯慢慢地走到聽眾中央,將名琴往桌上一放,接著拿出一把錘子,就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將琴給砸了。
許多聽眾怔在那里,只見菲利斯慢條斯理地說:“我多年來埋頭寫作,思考研究。此次到巴黎來求教于名師,卻不得其門而入,所以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他將自己的文章分給在場的許多文人雅士,大家好奇地拿起文章細讀,發覺的確不錯。從此,菲利斯漸漸地在巴黎有了名氣。
借購名琴制造亮點,不懂音樂卻說技藝高超,散發文章結交朋友,菲利斯接連使出的“包裝”“推銷”和“吹功”三手絕招,成功地把自己推銷出去。
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性經濟,你要想成功、要想成名,你就必須要向別人證明你是最好的。沒有自我宣傳的意識,缺乏主動出擊的精神,要想成功,那無異于紙上談兵。
而要推銷自己,就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東西、最突出的特色去打動人,使自己成為一望便知、一知便用的人才。相應地,還要努力掩蓋和淡化自己的弱點和不足,這就是所謂的“包裝”。
當然,在運用包裝手段和吹功推銷自己的同時,也希望你注意場合與“度”的問題,如果不分場合一味地吹牛,不但不會吹出錦繡前程,反而會把原來的“良好印象”吹散、吹光!
上一篇:要學會婉轉地表達
下一篇:要找到溝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