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做減法就是為健康做加法
并不是擁有越多越好,生活也并不是越復雜越好,因為我們身體的承重性和耐受力是有限的。擁有越多不僅不會越快樂,而且還會讓生活更沉重,給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隱憂。
人生活在世上,要負的責任隨著歲月的增加而不斷增多,對生活的要求和欲望也在與日俱增。有了車子想要房子,有了兩居室想要大別墅,剛擺脫了青菜、蘿卜就向鮑魚、海參進軍。我們以為自己的生活越精致越昂貴,人生的質量才會越高,我們才會越快樂。其實不然,我們日漸奢靡的生活和與日俱增的欲望,增加了身體和精神的負荷,獲得的越多就會越沉重。
從前,有一個人感覺生活很沉重,于是便去找一位哲人,希望尋求解脫之道。
哲人沒跟他講什么人生哲理,而是給了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自己肩上,然后指著一條沙石路對這個人說:“從現在開始,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放進簍子里去,走完這條路看看自己會有什么感覺。”
于是,這個人開始按照哲人所說的方法去做,每走一步就撿起一塊石頭放進背簍里面。當他將整條路走完時,沒有任何負重的哲人早就已經在路的盡頭等他了。
這時,哲人問他這條路從頭走到尾有什么感覺。這個人說:“我感覺越走越沉重。”
“這就是你覺得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所在。”
哲人說:“這條路就像我們的人生。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上帝都給了他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每往前走一步,都會貪婪地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貪心的人簍子里的東西當然越放越多,所以才會有越走越累的感覺。”
在人生的旅途上,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能擁有快樂。然而,事情的結果卻常常事與愿違,我們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快樂反而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致,身體狀況卻越來越差。吃慣了鮑魚、海參的我們不但沒有健康起來,反而大病小病不斷。這究竟是為什么?因為我們的身心已經不堪重負,我們所擁有的很多東西并不是我們必需的,有時候扔掉它們反而讓我們的身心更輕松。
從前有個富翁,他錦衣玉食、家財萬貫,可是過得卻并不開心,因為他的身體非常差,經常生病。
因為身體不好,富翁總是燕窩、人參不斷,就是為了補回身體的元氣,吃的東西也非常講究,每天早中晚的食物從來都不重樣,而且樣樣都是讓自家請來的廚子精工細做而成。為了出門方便,富翁準備了8輛精致的馬車和專門的車夫。總之,為了讓身體好起來,富翁非常“善待”自己,盡其所能給自己最好的待遇。
可是,盡管如此,富翁的身體并沒有任何起色,而且每況愈下。富翁訪遍了遠近的名醫均不見任何效果。
一天,一位精通醫術的游僧路過此地,治好了當地不少百姓。富翁聽說之后,親自登門拜訪。富翁向游僧說明來意后,游僧看著富翁豪華精致的馬車說:“以后馬車就不要坐了,出門自己走路就好。一日三餐改為大米、白面、蘿卜、白菜,不出百日你的身體就能痊愈。”

富翁雖然將信將疑,但是看游僧如此堅定,于是決定試一試。結果一個月之后,富翁就明顯感到自己通體舒暢,三個月之后已經健步如飛了。
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得不快樂、不健康,并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追求的太多。生活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是應該做減法的。生活得越簡單,我們的身心才會越輕松,自然也就越健康。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執著于追求那些看起來很美,卻對我們的生活毫無意義的東西。如果我們的飯量是三個面包,那么我們為第四個面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愚蠢的。那第四個面包除了會撐壞我們的胃之外,沒有任何的益處。
哲意人生
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并不是要追求高難度的生活,我們的身體需要什么只有健康最知道。不是所有看上去很好的東西都適合我們的身體,有時候簡單的才是身體喜歡的,所以學會為我們的生活做減法吧,因為健康的加法需要它。
上一篇:與心暢談
下一篇:予人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