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良行徑的懲罰
每年總有這么一段時間,修道士要奉守齋戒,切忌食用葷腥食品。這是修道院的明文規定。當然,這段時間他們要是在外化緣或是在旅途中奔走,那又另當別論了。這時,凡是上天賦予人類的食品,他們都能盡情享用。
有一天,兩位修道士出外辦事,他們信步走進一家旅店,想在這里歇歇腳,吃點東西。他們走進店里,無意間碰上了一個過路的商人。
旅店的主人很窮,拿不出什么東西來款待客人。他想了很多辦法,唯一可以端到桌面上來的是一只又小又瘦的雞,只有鴿子般大小。
雞烤熟了,主人把它從鐵叉上取了下來,送到客人面前,希望這三位客人都嘗一點。商人是很狡猾的,他只瞟了一眼就在心里得出了結論,烤雞頂多只夠一個人吃。
于是,商人對修道士說:“圣徒兄弟啊,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幾天正是大齋期,我不想讓你們破壞教規,吃雞的罪孽就由我來承擔吧!”
修道士很想向他解釋,僧侶在外云游期間,可以有些例外。詭計多端的商人卻不容他倆分說,抓起雞來就啃。修道士除了同意之外,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商人吃完雞,還把雞骨頭都啃了。他的同桌只能吃一片面包和一小塊干酪。吃過飯,他們一起上路了。修道士步行是因為貧窮,商人步行是因為吝嗇。他們緊走慢趕,來到了一條大河邊,大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按照不成文的規定,碰到這樣的事情,照例是由身強體壯的修道士挽起褲腳背商人過河。商人長得胖乎乎的,修道士背著他蹚進了水里。
商人腰間挎著旅行包,手里提著皮鞋,舒舒服服地趴在修道士背上。當他們來到河中間的時候,修道士已經被商人壓得腰彎背駝,氣喘吁吁,幾乎快走不動了。
修道士想起了他們的教規,他猶猶豫豫地停住了,回頭問商人說:“親愛的,請告訴我,你身上帶錢了沒有?”
“多么愚蠢的問題!”商人感到驚訝,“一個像樣的商人出遠門哪有不帶錢的?”
“非常遺憾”,修道士說,“教規不允許我們把錢財帶在身上。”說完,他撒手把商人扔進了河里。
商人從水里站起來時,渾身都濕透了。他羞愧滿面,不得不承認,他的自私和狡猾最終得到了報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私和狡猾這種不良行徑終會受到懲罰。
對待那些自私自利,耍小聰明捉弄人,或者做事偷奸耍滑的人,如果屢教不改的話,不妨學習寓言中的修道士,說不定這種辦法還能對有些人有所觸動,使他幡然悔悟,改邪歸正呢!
上一篇: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
下一篇:心底真正的慷慨